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書摘〉踩地雷讓人粉身碎骨,投資地雷股也會讓人財富歸零

天下雜誌 2021-07-26 08:27


謝金河(本文作者為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在疫情進入三級警戒的這段期間,在家裡看了一部二戰電影,敘述的是德國戰敗後,丹麥派出一群德國年輕人在海灘負責掃雷,如果掃雷成功,才能重返家園。但最後能夠通過滿布地雷、順利重返家園的,只有四人。這個電影告訴大家,地雷很可怕,一旦誤踩地雷,可能會把自己炸成碎片。


同樣地,在投資的世界中,大家拿著白花花的銀子進入資本市場,當然希望能把錢變大,可是,若不小心誤踩股市的「地雷」,很可能手上股票很快就變成壁紙。最近有一本長期教授財務管理、精研公司治理的大學者葉銀華出版的《如何避開地雷股》,會是台股邁向兩萬點路上一本重量級的大作。

 

如何小心下一個地雷?歷史案例會給你答案!

書中選擇的案例,這兩年最具代表性的,至少大家都聽過華映,但最離譜的是財報好端端的,帳上現金幾乎多過負債的康友,因為老闆跑了,康友一夕變成壁紙。這是兩檔台股邁向兩萬點路上的超級地雷。

華映是台灣最早進入真空管電視的大廠,後來在面板產業變成大廠,金仁寶集團一度入股,但是面板產業變化大,中國京東方挾國家補貼快速崛起,台灣的面板產業節節敗退。中華映管也因跟福州華映科技不明交易陷險境,後來在大同經營權之爭中,華映突然宣布下市,結果幾十萬股東手上股票瞬間變壁紙。這是這一波台股邁向大牛市中,最大的一顆地雷。而華映爆出地雷危機,也掀開大同風暴,最後林郭文艷讓出大同的經營權。

另一個引來最大爭議的是 KY 風暴,這當中最醒目的標的是康友,這家人體輸疫注射的大廠,主要生產基地在中國,過去每一年都交出超過一個股本的亮麗成績單,正常判斷這是一家非常不錯的績優股,康友的股價也一度炒高到 500 元以上。

像華映這樣的公司,常年虧損,最後每股淨值剩下 2 元,出了問題,會在大家預料中;可是像康友這種每年連續賺一個股本的公司,突然之間,老闆跑路,公司一下子像大樓倒塌,瞬間消失,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最大的原因,是這家 KY 公司生產基地完全在境外,如果簽證會計師不能完全負起責任,等到東窗事發,全市場已經「車毀人亡」了。康友就這樣從資本市場消失。而這個事件發生在台股指數邁向 12682 點歷史新里程碑的路上,這告訴大家,地雷股風暴不僅會發生在股市崩跌時,在狂牛奔馳的路上,你也可能會不小心踩到地雷。

 

投資理財不是玩出來的

我從 1985 年起參與資本市場,那個時候台股指數從 636 點起跑,但不久,台股地雷就一顆顆引爆。我寫過出事前,蔡辰州的國泰塑膠,後來任和鈞的新玻也出事,還有王朝慶的中纖。在台股邁向千點的路上,我就見過股市地雷一顆一顆引爆,而國泰塑膠出了事,也引爆了 1980 年代驚天動地的十信風暴。

1990 年代有最多房地產公司高舉負債,像是尖美建設、羅傑建設,還有吳祚欽的新巨群縱橫股市,這些被股市鱷魚狂炒的公司,最後一家一家出事。這是台灣房地產風暴的下一章,很多擴張信用的地產公司都在這個「節點」上不支倒地。

從 20 世紀看到 21 世紀,我在資本市場上看盡了無窮無盡的「地雷」。就像地雷引爆一般,會把人炸得粉身碎骨,股市地雷爆炸,不會傷及人命,但也會讓你的白花花銀子血本無歸。

我常告訴投資人,投資不是用來「玩」的,很多人常告訴我:股市怎麼「玩」,我說用「玩」的心態參與股市投資,經常會踩到地雷,讓你血本無歸。投資是卯足心力的事,最經典的是,我的好朋友呂宗耀常常告訴我,他是「用命」來對待投資,也就是說投資一定要卯足一身的力氣,努力做足功課。

 

值得注意的 4 大訊號

我在資本市場已近四十年,這些年領略最大的是看公司,首先看老闆,要避開地雷危機,先從認識經營者開始,其實這也是公司治理的第一步。例如,同樣是晶圓代工,晶圓雙雄最後差距那麼大,是因為經營者的不同,會爆出地雷的公司,通常都是從經營者掏空自己公司開始。這也是幾十年我喜歡研究企業老闆的入門第一課。

二是從財報入手,大家對數字一定要敏銳,我熟悉數字,幾乎每一家公司數字,我都會記得。這當中,你必須努力從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找出一些端倪。看財報是落後指標,但就像是一個人的全身體檢數字,這是篩選公司好壞的第一課。會看財報還不能保證安全過關,這個時候還有其他手段要參考。

三是對於生產基地設在境外的公司必須要嚴查,像康友純粹從財報看不出端倪,連帳上現金也是假的,這個時候大家對於頭上有「KY」字眼的公司最好多加留神。像是前些年,台灣多了一批從福建晉江來台掛牌的 KY 公司,這些公司後來頻頻出事,很多在台第一上市或第二上市的公司,後來都不了了之。這也是避開地雷的第三道法眼,對境外來台掛牌公司,一定要「嚴審」。

最後,最重要的是「公司治理」,大家可以從每年召開的股東大會中觀察經營者,也可在每一季的董事會召開了解經營決策,再看看企業經營者對外發言,這都是避開風險的重要手段。

如何避開地雷股?葉銀華教授的新書就像防身術一般,好好閱讀,一定會有很多智慧的啟發。

 

 

 

來源:天下雜誌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