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共推民主版「一帶一路」 台灣生產基地轉移新契機
台灣銀行家 2021-05-06 16:52
撰文:林奇澤
為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日本與美國擬推出民主版「一帶一路」計畫,支持印太及其他地區在高品質基礎建設上的發展。台灣應積極參與,這將是台灣下一波成長的契機。
過去中國藉由「一帶一路」倡議,以扶助周邊國家基礎建設為名義,實則藉以擴充政治及軍事影響力,負面效應逐漸顯現,引起美國及周邊國家擔憂。今年 3 月 26 日,美國總統拜登向英國首相強生建議推動民主版的「一帶一路」,重新結盟民主國家,以因應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而 4 月 16 日美日兩國元首高峰會中也擘劃出未來印太地區的合作議題,包括 5G、6G、半導體、人工智慧等科技領域。這將是民主國家供應鏈重組與生產基地轉移的方向,也是台灣發展海外投資的新契機。
民主版「一帶一路」支持基礎建設發展
為反制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拜登總統尋求各友邦提出提升基礎建設計畫,以利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相抗衡。日本首相菅義偉為因應美國的呼籲,在訪美的任務中,特與拜登商討民主版「一帶一路」新計畫,並在高峰會中正式公告世人。包括共同制定指導原則,以支持印太等地區高品質基礎建設發展,項目將規劃印太地區高速 5G 無線網路與潔淨能源技術的推廣,另外有關運用在太空科技、人工智慧、機器人及軍事用途等下一世代的 6G 網路通訊技術,美日兩國元首宣布將共同投資 45 億美元,用於 6G 的研究、開發、測試、安全網路及先進的資通訊技術,以抗衡中國 6G 的發展。
事實上,美國這項結合外交與經貿的政策始於川普任內。2018 年 10 月美國國會跨黨派通過「善用投資導引開發法」(Better Utilization of Investments Leading to Development Act, BUILD Act)。聯邦政府撥款 600 億美金成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DFC),並利用創新金融工具,觸發龐大民間資金到新興國家之基礎建設。改變過去慈善援助方式,改以公私夥伴關係之模式,以提升計畫之效率。協助美國企業尋找海外商機,同時協助新興國家之發展,以支持外交關係之擴展與國家安全之確保。
DFC 揭露,2020 年底為止已經協助美國與 7 個印太國家及 13 個中南美國家簽署合作備忘錄,粗估相關計畫金額約達 2,300 億美元。美國與我國合作的部份,目前仍處於簽署合作備忘錄階段,尚未有深入合作及啟動相關案件的實際案例。我國應該藉由此次美日高峰會宣示力促台海穩定及友好台灣的氛圍,積極參與民主版的「一帶一路」,開啟擴大台灣生產基地轉移的新契機。
民主版「一帶一路」 多元且具更多協助性質
美國首倡的民主版「一帶一路」,聚焦領域不限於傳統能源╱非能源基礎建設,亦包含供應鏈安全、因應肺炎疫情復甦措施、公共衛生、婦女賦權(Women"s Empowerment)、數位連結(Digital Connectivity)、能源及運輸(含航太)等相關案件,強調引導私部門參與之重要性。拜登上任以來,更將計畫重點範圍拓展至 5G、潔淨能源、人工智慧,甚至 6G 等領域,且戮力於協助周邊合作國家之發展,有別於中國「一帶一路」的強烈自利意圖。
以中美洲的「巴拿馬能源投資」計畫為例,美國提供的協助主要包含:協助巴拿馬國營電力公司 ETESA 融資,特別由美國財政部技術援助辦公室(OTA)提供技術援助,完成 5 億美元的長期再融資計畫,使該計畫的信用評等提升兩個等級,節省償還金額高達 5,300 萬美元。其次,還協助取得資金與技術以建置微型電網。另外,也舉辦有關能源和基礎建設債務整合的銀行研討會,協助進行相關領域的債務整合。
亞洲地區的「越南能源援助」計畫,重點在於:增加私部門投資在 Greenfield 天然氣基礎建設(包含 LNG 接收站、管線及電廠),以支持越南 2030 年完成新建天然氣電廠 1,000MW 目標。其次,支持新的與現有火力發電廠中改善能源效率發展,藉以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第三,推動與輸電基礎設施相關的再生能源電廠專案,催化私部門投資以支持 8,600MW 新的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再生能源部署。另外,也建置電力網絡評估與開發的財務模型,支持 250 億美元的電網投資需求。
中國利用「一帶一路」輸出過剩產能 提高全球影響力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於 2013 年訪問中亞及東南亞時,所提出的政治與經濟宣示,隱含其西向發展的政經目的。中國試圖與「一帶一路」周邊國家及地區發展新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藉由加強該地區的基礎建設,同時也能解決中國過剩的產能及勞動力,以保障能源輸入與糧食供給管道,並掌握經貿的決策權,進而提高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根據國際級金融資訊專業服務機構「路孚特」(REFINITIV)資料統計,截至 2020 年第 1 季為止,「一帶一路」基礎建設共有 3,164 個項目,金額達到 4 兆美元,興建中的項目為 3.3 兆美元。其中有 1.9 兆美元的 1,590 個項目,是純粹「一帶一路」倡議項目;2.1 兆美元的 1,574 個項目,則被歸類為「中國參與」項目。截至 2020 年第 1 季為止,「一帶一路」投資前四大產業,分別為交通運輸 1.88 兆美元(占 47%);電力和水利 9,260 億美元(占 23%);不動產 4,370 億美元(占 10.9%);製造業 2,605 億美元(占 6.5%)。截至 2020 年第 1 季,俄羅斯為「一帶一路」項目的最大受益者,累積 126 個項目,投資金額達到 2,960 億美元,係因中俄雙方持續在建立更緊密的貿易關係,且具有對抗美國及中俄雙方互補的共同利益。
中國「一帶一路」問題浮現 遭批債務陷阱外交
正如哈佛大學名譽教授奈伊(Joseph Nye)指出,「中國因在安理會掌握否決權而受益於聯合國體制。它現在是聯合國維和部隊排名第二的出資者,並參與了與伊波拉和氣候變化有關的聯合國項目。中國同樣從世貿組織(WTO)、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多邊經濟體系中受益良多。」因此,即使中國發起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自認可以取代世界銀行,殊不知,即使 AIIB 是由中國所主導,但如果不遵守國際法,不與世界銀行展開合作,「一帶一路」只會引發更多爭議。
根據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與美國智庫威廉瑪麗學院(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in Virginia)等學者 2021 年 3 月發布的「中國如何放款:與外國政府簽訂百份債務合約的罕見調查」報告,分析 24 個開發中國家借款人與中國國營企業的 100 份契約,他們認為:(1)合約包含不尋常的保密條款,禁止借款國家透露債務的存在;(2)部份合約中方可以自行決定債務減免細節;部份合約則要求要設立特別帳戶,借款國家若違約,中方可以要求以財政收入還款;(3)合約允許中方影響債務人的國內外政策。
許多人批評這是一種債務陷阱外交,中國利用「一帶一路」政策提供窮困國家優惠貸款,這些國家因為經濟相對落後償債困難,中國就能加以施壓取得政治或經濟利益。例如斯里蘭卡曾與中國簽訂深水港「漢班托塔港興建案」,中國投資了 15 億美元,後來因為斯里蘭卡還不出錢而欠下龐大債務,因此將該港口租借給中國 99 年以償債,被外界批評是喪權辱國。因此「一帶一路」倡議開始出現負面效應,並逐漸受到極大的批評。
美中之間因為鉅額貿易赤字、中國產業不當補貼的產能過剩及竊取智慧財產等問題,引發了貿易戰。美國新總統拜登上台,中國原寄望於貿易戰能緩解,不過事與願違,鑑於中國大陸在西太平洋及南海的頻繁軍演與擴張,美國軍艦及飛機開始加強西太平洋及南海的巡弋。另外,為防堵中國企業藉由貿易取得協助中國軍方建置超級運算設備的機會,助長軍事現代化和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拜登於 2021 年 4 月宣布,將中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等 7 家中國企業及單位列為禁售對象,顯示美中對峙衝突已逐漸升高。近期火熱關切的議題,則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威脅論,中國為實現國力的擴張,於 2013 年發起了數兆美元基礎建設倡議。涉及從東亞延伸至歐洲的發展和投資,這些項目大幅擴充了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並已引起美國和其他地區的擔憂。
台灣應再度發揮「Taiwan can help」精神
自從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台灣超前部署與提早防範,使得確診及死亡人數得以有效控制,並因捐贈防疫口罩給予疫情嚴重國家,得到各國讚許,擁有「Taiwan can help」的美名。再加上防疫期間景氣不佳,使得許多國家汽車大廠降低車用晶片庫存,又因居家檢疫 3C 產品購買力大增,誘發大量晶片需求的排擠效果,導致全球車用晶片極度短缺,美日歐政府紛紛央求我國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能供應車用晶片,顯示台灣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
因此,台灣應該再度發揮「Taiwan can help」的精神,未來應積極參與美國最新提議的民主版「一帶一路」基礎建設,除了爭取海外商機,也能發揮影響力。近年我國基礎建設廠商為響應南進政策,已積極在印太地區拓展業務,惟因為邦交國有限,常有單打獨鬥之憾。未來若能透過美國提倡的民主版「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畫,藉由會員國的集體行動,相信就能減少過去單獨行動所遇到的阻礙及問題。
2020 年底台灣與美國簽署「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涵蓋基礎建設、能源與金融等議題。藉由信用增強等措施,導引龐大民間資金到基礎建設。這些都有助於改善新的生產基地或聚落的公共設施品質,強化供應鏈重組後的韌性,也為台灣開闊更大的國際活動空間。(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來源:《台灣銀行家》137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台灣銀行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