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期屆滿 各方仍有分歧 伊朗核談判傳繼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俄方表示談判成功機會頗高。圖為6國與伊朗代表會談。 圖片來源:法新社/香港文匯報
伊朗核問題達成框架協議的限期於昨日(3月31日)午夜屆滿,伊核問題6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與伊朗於瑞士洛桑加緊談判。俄外長拉夫羅夫昨日從莫斯科返回洛桑時,表示成功機會頗高。有與會官員稱,各方仍存有分歧,但會於昨日發表聲明,同意繼續談判。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談判中的框架協議將列出伊朗同意限制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分階段撤銷對伊朗的制裁。各國一旦達成框架協議,將繼續談判限制核計劃的細節,謀求在6月30日前達致最終協議。
各方目前仍有多項爭議,包括限制伊朗發展核技術的時間、解除制裁的速度等,其中伊朗要求盡快撤銷制裁,但美國堅持分階段。另外,據報伊方拒絕包括把濃縮鈾運到俄羅斯的安排,近期也門衝突亦可能影響談判進度。美伊均表示仍有重要議題未解決,但會努力爭取達成協議。
各方能否達成協議,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取態也是關鍵。他去年曾指談判沒作用,早前又要求聯合國先撤銷制裁才開始談判,但遭美國拒絕。據悉哈梅內伊向伊朗外長扎里夫及代表團下令,限制讓步空間,但扎里夫否認伊朗領導層內部有分歧。
投資者則憧憬協議能達成,為地緣政治局勢降溫,國際油價昨日下跌,倫敦布蘭特期油報每桶55.03美元。若談判成功,令伊朗與西方關係改善,有望刺激外資投資伊朗。
另外,伊朗外交部透露,伊朗學生記者協會(ISCA)記者穆塔吉到洛桑採訪核談判期間,向瑞士尋求政治庇護。穆塔吉是總統魯哈尼前年選舉的傳媒助理,但曾多次在社交網站Instagram上載多名被捕伊朗政治犯的圖片,當局批評記者協會讓他到瑞士採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