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系統性風險 郭樹清:及時精準拆彈
鉅亨網編輯江泰傑 2020-12-08 15:07
周二 (8 日)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 2020 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中國金融科技持續快速發展,主管機關態度是以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為前提鼓勵創新,同時在面對現今更為複雜的金融環境,主管機關要及時精準拆彈。
郭樹清表示,中國金融科技應用整體上在法律規範和風險監管等方面是「摸著石頭過河」,遇到過不少問題,也積累一些經驗教訓。
郭樹清提到目前中國金融科技所發生的問題,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增設的投資功能。過去一段時間內,某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對客戶網路購物備付金附加投資理財功能。投資收益遠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且可以隨時贖回,對銀行存款和正常資金管理有著很大衝擊。
這種投資方式類似於貨幣市場共同基金 (MMMF),但卻沒有受到同等性質的監管,是有可能出現違法情事。現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已將備付金統一繳存至中國人行,附加的投資理財產品則回歸貨幣基金本質受到監管。
同時還有部份網路金融企業透過各類消費模式,過度行銷貸款或類信用卡透支等金融產品,誘導過度消費。有的平台甚至給缺乏還款能力的學生過度放款,出現違約之後進行強制性催收,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對此,中國堅持對同類業務統一監管標準。
此外,金融科技業具有「贏者全拿」的特性。大型科技公司往往利用數據壟斷優勢,阻礙公平競爭,取得超額利潤。
站在公平市場競爭反壟斷的立場,郭樹清認為主管機關需要更關注大型企業是否為新競爭者設下進入障礙、是否以非正常的方式收集數據、是否拒絕開放應公開的資訊、是否存在誤導用戶和消費者的行為等等。
業內認為郭樹清這番談話似乎有意為「螞蟻事件」降溫,先不論是不是針對馬雲談話而下達一連串的「指導棋」,但就主管機關角度來看,任何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是應站在提前控管的立場。
2008 金融海嘯發生之因就是監管過於鬆散,後續連鎖引發歐債風暴,再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的黑天鵝,才導致全球一直遲遲無法脫離非常規的貨幣政策環境。全球舉債金額創新高,貨幣政策短期也無法回到 2007 之前的常態,恐使各國未來抵抗金融風險的能力將越來越低。
而台灣金融創新開放腳步相對中國更慢,台灣現階段的做法是金融創新產品都要在監理沙盒內運作,在吸取經驗後產品才能全面開放,目的同樣是以金融市場穩定為出發點。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