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0大內房7成銷售下滑 萬科恒地綠地仍奪前3甲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4-02 12:22
第一季大陸前20大房企業中,7成房企銷售業績同比下滑,圖為北京樓盤。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今年第1季,大陸樓市銷售下滑趨勢未改。有機構統計指,第1季大陸前20大房企業中,7成房企銷售業績同比下滑,萬科(2202-HK)、恒大地產(3333-HK) 和綠地集團的房地產銷售額仍排名前3位。
香港《文匯報》報導,易居中國旗下克而瑞信息集團(CRIC)分析報告顯示,第1季前20大企業中僅6家實現業績同比增長,20家企業平均銷售額同比降15.37%。其中,榜首的萬科銷售額446.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滑約18%;綠地集團銷售額下降約22%至266億元,不過恒大地產則同比增長1%達309.3億元。中海地產(0688-HK) 和保利地產分別以245.7億元和192.2億元排名第4和第5位,同比下降約1成和約3成。
路透引述報告指,銷售下滑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房企隨行就市,不再一味追求規模增長,而是採取房地產 + 多元化並舉的方式,追求更穩健的發展;二是市場延續去年態勢,置業者購房信心不足,房價持續走低;三是政策溫和調整,企業普遍處於觀望中,推案量較少。
房企對今年樓市行情普遍持謹慎的態度,今年普遍淡化銷售目標;另外,房企發展理念改變,不少房企不再制定銷售目標,更多追求利潤增長,如萬科、世茂、龍湖(0960-HK)等提出,以質量增長取代規模增長。在21家已公布全年銷售目標的大型和中型房企中,約四分之三的企業今年目標增長率同比下滑。
報告指出,近期政府部門陸續出台優惠政策,房市回暖態勢確立。對開發商而言,除了按揭利率優惠力度尚未達到外,中央和地方政府救市政策的疊加力度已基本與2008年金融危機那次相當;對購房者而言,因為房企紛紛推出低首付/零首付等手段,購房門檻甚至低於2008年。
人民銀行半年來兩次降息。為救市,人行等三部委周一更宣布下調最低首付款比例,個人出售普通住宅的營業稅免徵年限由5年下調至2年。
因此這輪行情回暖與以往大不同,對房企和產品都有極強的選擇性。主要表現在:產品性價比高、又非常具有營銷創新精神的房企將明顯受益;品質剛性改善性住宅、精品二套改善性住宅、中小戶型豪宅將熱銷,以這類產品為主導的房企將明顯受益。不過,報告同時指出,房地產行業調整的格局未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