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工業技術與資訊〉2030開創臺灣產業新局

工業技術資訊月刊 2020-08-30 14:1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以多年顧問經驗,帶領院內同仁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研擬未來10年科技研發方向,引領臺灣產業開創嶄新藍海。(圖:工業技術資訊月刊)

撰文/唐祖湘

2030 年的世界將是何等樣貌?屆時人類又將如何應對各式問題?新冠疫後新常態加速數位經濟、關注永續環境、總部經濟抬頭,工研院積極超前部署,擘畫「2030 技術策略與藍圖」,研擬未來 10 年科技研發方向,帶領臺灣產業開創嶄新藍海。

2018 年 4 月,工研院新任院長劉文雄甫上任,即提出工研院三大發展重點,分別是「研發聚焦市場需求」、「扮演產學研樞紐、接軌國際,成為世界級智庫」,同時「以技術整合的平台優勢,推動臺灣產業轉型」,劉文雄以多年顧問經驗,為工研院指出新的願景與方向。

PEST 分析定位市場方向

研發聚焦市場需求,是工研院扮演產學研樞紐與橋樑的關鍵,因此「工研院必須有清楚認知現有的能力與技術、未來市場的方向、科技的趨勢。」劉文雄在院內發起「2030 技術策略與藍圖」,描繪 2030 年的生活會是什麼模樣?

「首先,我們要了解目前的處境與發展趨向,」劉文雄從政治(Political)、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與科技(Technological)四大面向進行分析:在政治、經濟方面,美中貿易戰與新冠疫情牽動全球經貿版圖重組,網路金融與新興市場崛起,跨界創新帶動更多機會與挑戰;社會方面,高齡化與少子化致勞動力減少,而人口集中都市,城市巨大化引發環境議題待解;無所不在的通訊、發達的再生醫學,新科技高速滲透翻轉生活,「善用新科技引領美好未來,正是我們要做的。」

「定義好未來情境,工研院全面盤點自身研發資源與能量,結合產業的需求,從現在到 2030 年,中間要做哪些事情,把方向與步驟列出來,『2030 技術策略與藍圖』因此誕生。」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也促使工研院用更宏觀的視角,扣合疫後全球趨勢,描繪出未來 10 年更具體的情境目標─「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三大應用領域,以及撐起三大應用領域的「智慧化共通技術」,作為工研人聚焦並超前布局臺灣未來關鍵技術的發展方向。

三大應用領域引領創新研發

「智慧生活,簡而言之,就是透過科技讓生活過得更好!」劉文雄指出,智慧生活 3 項次領域,首先是個人化裝置跟服務,包括人機互動、智慧影像感知與穿戴裝置等;其次是自主移動系統,如無人機、無人車,協助人、物更安全有效率的移動;三是智慧產業及服務,運用新興數位技術,協助企業創造高效能商業運作環境,打造智慧城市。

「我們也因應外界環境變化,調整策略,」疫後遠端學習與工作成趨勢,利用感測技術辨識使用者情緒等變化,將使得遠端課程、線上會議與線上娛樂,變得更真實且具臨場感,「這部分正好是臺灣產業強項!」劉文雄說。

2030 年,全球 60 歲以上的人口比率將超過 30%,臺灣則在 2026 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健康樂活」產業商機無限。劉文雄表示,健康樂活中的「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皆可導入科技來協助發展。

「前者運用智慧科技,做精準醫學、精準醫療、疾病防治、建構智慧診療服務系統,後者協助年長者的照護協助,」他透露,工研院已與榮總、榮家合作,研發身體早衰檢測,以及失能及失智的銀髮賦能監測方案,運用虛實整合科技協助照護銀髮族,為進入超高齡社會做好準備。

在享受智慧生活、健康樂活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環境的尊重。「疫情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我們必須善用科技,尋求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劉文雄說。在「永續環境」應用領域涵蓋三大項,一是循環經濟,以創新材料、創新設計,讓資源可以循環利用,達到降低甚至零廢棄的目標;二是智慧製造,透過製造、感測、物聯網等技術,快速布局全球,對接市場需求;第三是綠能系統與環境科技,以智慧電網系統為架構,開發綠能整合技術,友善地球。

智慧化共通技術做後盾 厚植產業實力

要實現上述三大應用領域,工研院以「人工智慧、半導體晶片、通訊技術、資訊安全與雲端」4 項「智慧化共通技術」,做為三大應用領域的後盾,同時也加速新科技人才的培訓,將新科技導入產業、把人才導向需要的市場,厚植產業實力。

「過去臺灣製造業多屬產品思維,我們持續發展製造能力,精進生產效率;未來 10 年,我們更要發揮臺灣的智慧價值,」劉文雄指出,智慧價值除了多年累積的垂直領域知識,更強調運用科技力為知識加值。疫後全球供應鏈掀起「短鏈」革命,企業更應深化「臺灣智慧價值」思維,打造以臺灣為基地的全球營運總部,「2030 技術策略與藍圖」不只是工研院技術發展的指引,更要攜手產業跨域創新,共創下一個 10 年的新局。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43 期 2020 年 8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