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債務違約潮?中國計劃更多債券通過「展期置換」
彭博資訊 2019-12-26 22:10
中國債券市場違約規模再創新高,監管部門的應對力度也在升級。近期圍繞違約處置機制的跨部門協調會議,有望為債市加裝新的安全閥,即通過展期、置換、重組等多種方式,避免債務違約風險集中爆發。
中國人行 (PBoC) 副行長劉國強在本周召開的全國法院審理債券糾紛案件座談會上透露,中國人行、中國國家發改委、中國證監會聯合起草的關於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處置的相關文件,將很快出爐。
據中國官媒《證券時報》報導,劉國強在會議上表示,要健全債券違約前的風險防範與處置機制,如果雙方能夠在違約前達成展期置換的債務重組協議,即能夠減少債券持有人損失,也可以給發行人提供時間空間。
據《彭博社》統計之數據顯示,2019 年中國在岸市場違約債券本金目前已超過 1300 億元人民幣,寫下歷史新高,這一數字並未包括通過取消回售、協議展期、場外兌付等方式處置的問題債券;而在鼓勵「早發現、早識別和早處置」的新機制下,近期美蘭機場、北大方正與公募債券持有人協商展期避免違約的案例,或將不再少見。
中國渤海證券對此分析,監管對債券違約前的展期置換、以及違約後的重組、和解等方式表示了積極的態度,同時也強調了投資人在處置違約債券工作中的作用,估計 2020 年這類「線下處置」避開債務違約的方式,將會增多。
渤海證券表示,違約處置工具不斷豐富,目前市場一些債券發行人採用「勸退回售」、場外兌付、協商展期等方式守住了不違約的底線,但也增加了市場的「隱性風險」。
公募債展期
另外,據公開資料顯示,美蘭機場人民幣 10 億元的超短融券已經由 12 月 14 日展期至 2020 年 9 月 9 日,北大方正的債券持有人,亦同意此前到期未兌付的人民幣 20 億元超短融券展期至 2 月 21 日,這種展期操作在中國公募債市十分罕見。
青島農商銀行債券投資經理陳肅表示,展期還是可以接受的,從現在這個情況來看,總比把企業逼死要強,投資人拿回本金的概率也提高了,未來如果展期成為處置債務問題的一條常規路徑,投資機構內部的中後台部門也不會有過大壓力。
陳肅進一步指出:「不過相對展期,債券置換或者是如果能採取發新還舊,這將是更好的辦法,也是很正常的做法,」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李雲霏則表示,展期操作具有中國特色,但對投資者來說,由於企業資質差,債券已經喪失流動性了,能兌付就不錯了,不在乎多展期一段時間,同時也可以獲得債務人積極籌資償還債務的承諾,實際上也避免了違約後債務人放棄兌付的更大風險。
保護投資者
中國信用風險正日益加增,中國債券市場上發行人以不透明的方式處理回售、兌付,或違約後處置中同債不同權、私下協商展期、破產重整過程、對債券投資者保護不足等問題,也遭到投資者越來越多的詬病。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該座談會上指出,要依法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嚴格落實債券發行人及相關人員在債券兌付和資訊揭露上的第一責任、債券服務機構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查核把關責任。
國泰君安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覃漢表示,中國違約率比較低,但未來每年違約規模可能會逐步增加,中國監管機構此時或許已意識到,需要更加注重債務違約之問題。
覃漢表示:「資質較差的發行人在債券市場上再融資壓力將增加,因投資人不願意買這樣的債券,而且在後續處置中,投資人地位偏弱勢。」覃漢認為,未來如果中國監管機關能推出違約處置的相關文件,無疑有助於信用風險定價更為公允,也使得發行人和投資人的地位更加對等。
私募基金上海懋良投資合伙人沈忱則表示:「這個會議表明中國高層已經意識到目前債券市場急需規範和指導,釋放出積極信號,未來違約處置估會更加有序。」
(本文不開放合作媒體轉載)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