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彭博專欄〉中國版「那斯達克」不過是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

Shuli Ren 2019-07-23 22:31


最亮的新星也可能最快隕落。為中國科創板閃亮登場所誘惑的投資者,最應該牢記這一點。

上海科創板周一開板交易,首批 25 家公司平均漲幅達到 140%。股票成交額超過 480 億元人民幣 (70 億美元),約占中國證交所總成交額的 13%,後者包含超過 3800 檔上市證券,總市值超過 6.6 兆美元。


在某種程度上,這應該不足為奇。中國投資者一向熱衷於「打新」。在郭台銘的工業富聯於 2018 年 6 月在上海首次亮相後,這家半導體製造商的股票日換手率高達 55%。從這一點來看,周一科創板股票 80% 的換手率並不是那麼顯著,因中國版「那斯達克」上交易的公司比規模 350 億美元的富士康子公司要小得多。

科創板要想取得長期成功,它需要保持這種流動性水平。不過,中國在這方面的追蹤記錄並不好。瘋狂開始後,新股交易往往會狂瀉。

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工業富聯的日換手率已經縮小至 2% 左右。自 10 月份高調 IPO 以來,回歸 A 股的邁瑞醫療也眼看著交易量萎縮至微不足道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為什麼中國投資者喜歡押注新上市的股票 (這種做法被稱為「打新」) 呢?無論公司成長速度有多快,首次公開募股的非官方估值上限為 23 倍。這意味著進入市場時會遭遇系統性低估和單向押注。但科創板已經取消了這個本益比上限,其遵從美國 IPO 註冊制模式。那麼為什麼投資者仍趨之若鶩呢?

令人悲哀的現實是,中國股市不是一個長期投資的好地方。與美國不同,美國投資者可以可靠地期待從股息和股票回購中獲得 5% 的現金殖利率,而在中國股市中,買入並持有是一種失敗的策略。

據中信證券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過去 12 年中,投資者每向公司投入 1 美元只能拿回 38 美分。中國公司沒有給予現金回報。

換言之,公司將公眾投資者視為免費的 ATM 機。因此,對於想要賺錢的投資者來說,他們不得不押注股價上漲。「打新」基本上是一個將「燙手山芋」傳遞給下一位投資者的過程。

科創板被視為中國新的供給側改革的一項重要政策。在北京看來,市場融資不足導致了中國不斷膨脹的債務問題。三分之二的企業融資以銀行貸款的形式出現。科創板旨在增強直接融資,公司通過公司債和股票發行向投資者籌集資金。

科創板不是首次這樣的嘗試。近十年前,深圳創業板開始為小型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平台。然而,創業板後來逐漸失寵。如果上海的科創板想要避免同樣的命運,中國股市則需要進行更多根本性的改革。

(Shuli Ren 是彭博專欄作者,重點關注亞洲市場。本專欄並不代表彭博編輯委員會或彭博有限合伙企業及其所有者的觀點。)

(本篇文章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