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實支實付限兩家兩張為可接受範圍 重新檢視保單正是時候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台北 2019-06-02 15:00
金管會擬限實支實付醫療險只能買「兩家兩張」,主要是因站在避免道德風險的立場,但是,越來越多新式的檢查、手術、用藥,在健保中很多都是自費項目,才讓愈來愈多人會藉由多買實支實付險以提高保險額度,不過,實際上買超過「雙實支實付」的案例並不多,保險局此次規劃兩家兩張,仍在多數業者與保戶可接受的範圍,只是一旦政策拍板,如何挑選實支實付就是重要功課。
金管會保險局日前表示,產、壽險公會已研議修改招攬核保作業自律規範,制定「每一被保險人投保整體保險業累計實支實付醫療保險總上限投保金額控管措施及配套措施」,初步規劃每人限購兩家保險公司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不溯及既往,但在新制實施前已購買超過兩家實支實付險的保戶,就不得再購買新實支實付保單。
「實支實付」醫療險的定義是,以健保身分就醫時(門診手術、住院),保險公司按被保險人醫療期間內所發生,且依健保規定應自行負擔及不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各項費用核付,實支實付險的理賠依據為「醫療收據」。
金管會其實在去 (2018) 年修改保險法時,本來就打算處理實支實付副本理賠爭議,如今再度啟動此案,可能引發民眾搶買實支實付醫療險風潮。
由於保險的精神是「損害填補原則」,而實支實付醫療險是對民眾意外或罹病所產生醫療支出進行補償,因此理論上是醫療費用多少,保險就支付多少理賠金。
由於越來越多新式的檢查、手術、用藥,例如:達文西手臂、標靶用藥等,提供病患更好的醫療品質,但這些在健保中很多都是自費項目,或是僅部分支付。這些費用在收據上列在醫材,在實支實付醫療險中,則屬於「住院醫療費」(如「醫師指示用藥」),不過由於費用頗高,常常超過實支實付的限額,一張保單不夠支付,許多消費者因應這樣的趨勢,會購買兩個實支實付險提高保險的額度。
不過,若一次投保很多家、多張實支實付險,對民眾來說也是很大的負擔,且若「有幸」沒出險理賠,已繳的保費也無法回收,因此實際上買超過「雙實支實付」的案例並不多,有保險經紀人透露「她有約 600 位客戶投保實支實付險,但是買超過雙實支實付的只有一位」,因此,保險局此次規劃實支實付醫療險限買兩家兩張,仍在多數業者與保戶可以接受的範圍。
實支實付險可因應多數醫療上的需要,依個人經濟狀況增加保單數,更能增加支應的範圍,因此趁著金管會出手管制,進而可能衝出一波搶買潮之際,重新檢視自己的保障所需,好好為自己挑選實支實付險,因應未來醫療所需的保障正是時候。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