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RISC-V竄起!ARM霸主地位受考驗?
鉅亨網編輯江泰傑 2019-05-28 17:00
美國封鎖華為讓市場看到科技業平常鮮為人知的面紗,一般市場只專注於硬體的供應鏈,或是大眾化的軟體,如作業系統,應用程式等。至於更上游的 IC 設計架構則是很少提及。
主要在於,設計處理器的架構基本上是獨占市場,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市場很少去分析相關領域概況。但由於華為事件不斷延燒之下,處理器設計架構也開始被市場廣泛討論。
「架構」是處理器的基礎:
CPU 架構是 CPU 廠商給屬於同一系列的 CPU 產品設定的一個規範,其包含指令集和微架構兩部分。指令集的功能在於讓 CPU 透過程式指揮相對應硬體,以完成特定功能;而微架構則是處理器內部的組成,以及這些組成如何執行程式。
目前主流的指令集為 CISC 與 RISC。CISC 是適用於追求性能與運算能力的 PC 與伺服器等市場,進而 Intel 運用 X86 架構築起專利高牆。至於 RISC 則是針對特殊領域,適用於對功耗要求較高的場景,如智慧手機、物聯網等領域。
而現在應用最廣的 RISC 指令集,其 CPU 架構代表有 ARM 架構、MIPS 架構,與 IBM 的 PowerPC 架構。
從應用範圍來看,Power PC 因為性能強大,主要以交換機、網路處理器等中高階市場發展。而 ARM 和 MIPS 有相同的定位,主要面向消費性電子的處理器,MIPS 立足點在於性能,ARM 則偏向於低功耗。
消費性電子讓 ARM 架構嶄露頭角
由於 ARM 架構比較早進行授權,再加上其架構的開放性和通用性佳,工程師在設計處理器上更簡便,因此逐漸獲得業界多數支持。
而透過 ARM 架構,IC 晶片設計廠開發大量低功耗、高性價比的 RISC 處理器,這個特性與智慧終端產品所需相契合,也造就全球超過 75% 的 32 位元嵌入式處理器採用 ARM 架構,同時奠定此架構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大爆發時代的霸主地位。
根據數據顯示 2017 年 ARM 架構在智慧手機和數據機領域的比重超過 99%,在車載智慧硬體與穿戴裝置領域的比重也分別超過 95% 和 90%。
ARM 的授權模式主要可分為三種:
- 使用層級授權。被授權方可以直接使用已經定義好的 IP 嵌入設計中,無法更改設定 IP,是最低層級的授權。
- 內核層級授權(IP 核授權)。 以 ARM 內核為基礎,添加新的外設,形成 MCU。例如三星、TI、Broadcom、Freescale 等都是採用這類授權模式。
- 架構 / 指令集層級授權。可以對 ARM 架構進行大幅改造,包括對指令集進行擴展及縮減。如蘋果的 Swify 就是在 ARMv7-A 的基礎上開發的。
不過,即使目前 ARM 架構稱霸全球智慧手機與穿戴裝置市場,但該架構還是有不少令業內詬病之處,如架構文檔過多、指令數目複雜且冗長,版本之間不能通用、不支援模組化,缺乏人性化設計等。
RISC-V 為取代 ARM 架構而生
由於 ARM 架構在開發上有諸多不便,業界也在找尋新的替代方案,因此催生出新一代指令集 RISC-V。RISC-V 指令集被業界認為是完全開放的架構,指令數目減少 80% 以上,且模組化,能讓使用者自由發揮,更重要的是免費使用。
雖然 RISC-V 指令集推出約五年,仍處於起步發展階段,但其架構特性有機會在新興應用市場上取得更多客戶支援。
此外,在 RISC-V 基金會成立後,已有不少企業與研究機構的加入 RISC-V 陣營,探尋未來 RISC-V 的可行性。目前參與的企業有 IBM、NXP、Western Digita、輝達、高通、三星、Google、特斯拉、華為、阿里巴巴、中科院計算所等 200 多家。
同時,美國封鎖中國科技公司的動作越來越大,中國為了擺脫對美國高科技產品的依賴,必定支持更新的指令集發展,以防止華為事件不斷上演。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