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觀察〉外資大買銀行金控、連砍壽險三雄 主要憂壽險業股利恐縮水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台北 2019-02-08 10: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鉅亨網資料照)

外資在金狗年年底對金控操作兩樣情,大買銀行金控,卻連砍壽險三雄,雖然考量獲利、未來展望都是重點,但一言以蔽之最後的焦點就是「股利政策」,市場多預期壽險股今 (2019) 年股利發放恐縮水。

15 家金控去 (2018) 年 12 月自結稅後虧損 60 億元,不論月增率、年增率都由盈轉虧。銀行業方面,受到年底增提備抵呆帳以及部分銀行針對個案進行提存影響,相關銀行淨提存增加,導致整體獲利都較前一個月滑落。


對壽險業而言,全球股市波動劇烈、且外匯避險成本高,各家因此增提外匯準備金,導致普遍呈現虧損。

外資 1 月以來大舉搶進銀行金控,統計整個 1 月,外資買超中信金超過 11.8 萬張、台新金 5.8 萬張、開發金 5.3 萬張;但是對壽險業卻不斷減碼,累計賣超新光金 25.4 萬張、國泰金 16.4 萬張、富邦金 8.7 萬張,賣超力道可說是毫不手軟。

外資之所以大買銀行金控、連砍壽險三雄,法人表示,主要是因為 Libor 持續位在高檔,有利銀行業外幣放款利差擴大,且多數大型銀行對華映、綠能曝險金額不大,必要提存在可控範圍內,獲利將穩健成長、現金股利亦可穩定配發。

而壽險股一路被外資倒貨,主要是因壽險公司股票投資部位已轉為未實現損失,除影響實現資本利得、獲利能力,不排除使壽險公司 / 壽險金控 2018 年底其他權益項目轉為負值,進而影響 2019 年股利配發政策,且美國升息腳步放緩,美債殖利率創高不易,不利壽險業經常性收益率、評價面提升。

此外,去年 IFRS 9 上路,保險業持有大部位的長期投資部位,因此面臨新減損模型的挑戰,惟覆蓋法得以消除損益的波動,但覆蓋法只是 IFRS 9 給予壽險業者的過渡措施,2021 年接軌 IFRS 17 後將對壽險業有很大衝擊,可以預見未來這五年壽險業都將會了 IFRS 17 上路「未雨綢繆」,強化厚實資本,保留帳上現金以因應風險承受力。

尤其,金融股向來是高股息殖利率的「定存股」,觀察去年壽險三雄的股利發放與殖利率,國泰金配發每股現金股利 2.5 元、殖利率 4.72%,富邦金每股現金股利 2.3 元、殖利率 4.56%,新光金每股現金股利 0.35 元、殖利率 4.41%。在去年基期高,加上今年經濟不確定因素多,壽險業今年股利是否仍維持高水準將是一大課題。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