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華僑城2014經營現金流跌136% 負債率達66%擬籌80億補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年收入和盈利增幅:創三年新低

和訊房產訊息 昨日(3月20日),締造了歡樂谷的華僑城發布了2014年業績報告,營業收入約307.18億元,同比增長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7.75億元,同比增長8.31%。

地產與金融類公眾號《地產金融視界》第一時間發現,華僑城2014年收入和盈利的增幅,都是近三年來最低的;同時,2014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5.88億元,相較於2013年約71.98億元,下滑135.96%,也是近三年來,華僑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首次為負,通過經營活動已經難以維持自身的資金周轉。


華僑城方面自稱,2014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減少,主要是因為地產銷售回款同比減少,以及用於新項目土地儲備投資款增加所致。

《地產金融視界》注意到,截至2014年12月31日,華僑城資產負債率達66.01%,超過房地產行業64.28%的平均水平及旅遊行業36.84%的平均水平。所以華僑城對外表示,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募集80億元資金。

2014年收入和盈利增幅:創三年新低

《地產金融視界》梳理發現,2012年到2014年,營業收入分別約222.84億、281.56億和307.18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28.63%、26.35%和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約38.5億、44.08億和47.75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21.17%、14.6%和8.31%。

造成華僑城2014年業績增幅創近三年最低的“罪魁”便是其地產業務,目前,華僑城有旅遊綜合、房地產和紙包裝三大業務,但紙包裝業務收入占10%以下,此文暫不考慮。

2012年到2014年,華僑城地產業務收入分別約112.56億、142.95億和149.1億,2014年同比增幅不到7億元,而2013年同比增長30億元。

但同時,從2012年到2014年,華僑城的旅遊綜合業務收入分別約104.6億、132.89億和151.5億元,2014年旅遊綜合業務收入超過地產業務收入。

華僑城董事長劉平春表示,2014年全口徑旅客接待量突破3000萬人次,按年接待遊客人次計,華僑城也榮登全球景區集團排行榜第四,首次超越六旗、雪杉會、海洋世界等美國傳統優勢企業,並繼續領跑亞洲。

《地產金融視界》了解到,北京(樓盤)歡樂谷三期、上海(樓盤)歡樂谷二期全新升級;深圳(樓盤)歡樂海岸藍楹灣度假酒店、前海華僑城jw萬豪酒店2014年試業;連鎖運營的“麥魯小城”兒童職業體驗館快速擴張,已開業5家,還有5家正在籌建。

但值得關注的是,華僑城的旅遊綜合業務占比在提高,毛利率為49.39%,與地產業務66.08%的毛利率有較大差距,這也是為何整體盈利增幅下滑的一個原因。

擬募集80億“補血”

擬募集80億“補血”

在發布2014年年報的同時,華僑城拋出了新的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近11.63億股,發行價為6.88元/股,其中,華僑城集團、前海人壽、鉅盛華擬分別認購約1.45億、5.81億和4.36億股股票。

若定增發完,前海人壽和鉅盛華將分別持有華僑城6.89%和5.17%股權,不會改變華僑城集團作為華僑城控股股東的地位。

華僑城此次擬募集資金總額80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的凈額,其中30億元將用於償還借款,剩余資金將用於收購由控股股東華僑城集團持有的武漢(樓盤)華僑城15.15%股權、上海華僑城9.87%股權、酒店管理公司38.78%股權、投資於西北片區2號地項目、西北片區3號地項目、重慶(樓盤)華僑城一號地塊項目。

《地產金融視界》注意到,截至2014年12月31日,華僑城的資產負債率達66.01%,超過房地產行業64.28%的平均水平及旅遊行業36.84%的平均水平。

2014年,華僑城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約69.81億元,相比2013年增加121.79億元,同比增長234.32%;對此,華僑城方面給出的解釋是,主要是由於借款現金流入增加所致。

一位業內權威人士表示,若華僑城繼續加大債務融資規模,將對其生產經營產生較大壓力,也將加大財務風險,所以才通過股權融資增強資金實力。

華僑城方面自稱,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部分募集資金將用於償還部分委派貸款,有助於公司減少關聯交易,降低資產負債率,改善財務結構,節約財務費用,降低償債風險,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短期借款近35億元

近年來,華僑城加大了在旅遊綜合業務領域的投資,先后投資建設了北京歡樂谷、成都歡樂谷、上海歡樂谷、武漢歡樂谷、天津(樓盤)歡樂谷、東部華僑城、泰州(樓盤)華僑城、云南華僑城以及深圳歡樂海岸等旅遊項目。

自2009年華僑城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以來,主要通過自身經營積累以及債務融資的方式支援大規模的項目建設投資。

《地產金融視界》梳理發現,最近三年,華僑城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9.95%、68.53%和66.01%,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華僑城方面也坦言,公司有息負債規模較資產負債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融資能力。

《地產金融視界》統計,截止2014年12月31日,華僑城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分別為34.97億、51.59億、197.91億和9.97億元,共計294.44億元;而2012年底和2013年底上述幾個負債科目共計分別為247.95億元和204.4億元。

上述業內權威人士坦言,由於有息負債規模很大,道指財務成本逐年上升,財務負擔逐年加重,直接影響了華僑城的盈利能力。

《地產金融視界》梳理,華僑城2012年到2014年總利息支出分別為4.52億、6.58億和8.1億元,利潤總額分別為53.4億、69.09億和78.07億元,占比分別為8.46%、9.52%和10.38%,呈逐步上升趨勢。(本文來自公眾微信號)

 

2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