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明年或現債務危機 中國經濟趨勢不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30 09:05
和訊網訊息 11月29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在2015中國創新資本年會上表示,由於亞洲新興經濟體整體債務水平高起,資本外流嚴重,明年或引發債務危機;而中國由於內需不樂觀,外需不振的態勢將延續,明年經濟增速肯定會比今年低。
張軍擴表示,當前,世界經濟的顯著特征是發達經濟體的情況總體在好轉,而新興經濟體則不容樂觀。受房地產市場回暖、消費者信心改善和制造業競爭力加強等因素的影響,美國經濟繼續呈現溫和的擴張。隨著主權債務經濟的緩解,歐洲經濟也將呈現緩慢復甦的態勢,日本經濟也有可能回到正增長。“當然,由於深層次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發達經濟體的經濟狀況也不可能有根本的好轉,而新興經濟體方面將有可能面臨連續六年的經濟增速回落。”
他指出,今年8月以來,印度、韓國、印尼等國外貿出口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亞洲國家債務高起非常嚴重;另外當前亞洲新興經濟體整體債務水平高起,資本外流嚴重。如果這種情況進一步發展,就有可能引發一些國家債務的危機。“新興經濟體出現這種情況,既與自身結構性缺陷有關,也與發達經濟體宏觀政策收緊,中國大宗商品價格相關。”
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之下,全球貿易也難以有明顯的恢復,中國同樣遭受影響很大,明年中國經濟增速肯定會比今年低。張軍擴表示,一是會加大資金外流的壓力,二是不利於我國出口多元化和開拓新市場,第三也會增加我國通過對外合作,促進國內轉型的難度,特別是我們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一些事情可能不僅會面臨難度,也會面臨風險。
張軍擴建議,明年中國經濟需要在供給和需求上雙重加力,同時采取積極的政策,加大民生領域的投資和產品的標準。
他強調,當前經濟增速的下行既有結構調整過程中,經濟增長動力青黃不接的影響,也有外部沖擊和預期變化所導致的循環性的下降,宏觀政策總的方向需要繼續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保持平衡,兩方面都不可偏廢。“要充分運用好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兩種手段,進一步釋放內需的潛力,激發供給方面的活力,防止經濟增速滑出合理區間。”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