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所費不貲 而且回報率低 投資人就是喜歡債券
鉅亨網編譯張祖仁 2018-09-23 09:30
規避風險的投資人不斷轉向債券,即使這代表他們錯過了這一波大規模的股票升勢,而且即將面臨巨大的危風險。
美股剛出現 4 年來最佳的 8 月表現,但同時也見證了資金流向的巨大差異,而且其中大部分再次轉至固定收益。就算華爾街許多人擔心通膨和利率上升會削減回報,但這種趨勢仍在持續。
實際上,今年美股表現輕易就超越債券型基金,但這並沒有反映在資金流向中。
據晨星公司 (Morningstar) 本週公布的數據顯示,8 月投資人投入債券基金的資金略高於 190 億美元,而以美股為主的股票型基金則是淨流出 14 億美元。
在過去一年中,合計共同基金和 ETF 的流入資金呈現完全不同的發展,有 2932 億美元投入債券,而 45 億美元流入美股。但在過去 12 個月期間,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上漲 17.4%,晨星公司追蹤的政府債券基金回報率不到 1%。
晨星分析師 Kevin McDevitt 將流動趨勢歸因於尋求「降低風險」的投資人。
許多投資人一直在轉向所謂的超短期債券 ETF,以抵禦更高的利率。例如,摩根大通超短期收入 ETF 雖然僅上市一年多一點,但 2018 年已經獲得 22 億美元的投資現金,但幾乎沒有任何回報率。
McDevitt 說,「超短基金提供更好的保護,免受利率上升的影響,而長期政府基金長期以來一直是美股最好的多元化基金之一。」「它們經常與美股呈負相關,特別是在股市下跌時。」
在利率走升的環境中,債券型基金通常表現不佳,因為價格與殖利率走勢相反。縮短到期時間是抵禦通貨膨脹的一種方式。
固定收益並非唯一受益於對美股普遍謹慎的領域。國際股,尤其是新興市場,也有大量資金流入,儘管其中一些股市(尤其是中國)處於修正區。
McDevitt 表示,這種投資手法可能證明投資人並非「追逐回報」,而是抗衡未來潛在的波動,並試著在估值過高的美股中撿便宜。
然而,尋求安全回報要付出代價:晨星公司追蹤的大型成長型股票基金迄今平均漲幅為 15.2%,但 2018 年以來共流出 125 億美元,去年流出 297 億美元。
主動型和被動型基金間再次出現較大分歧。股票型基金已經出現流入被動基金的金額幾乎等於主動型基金的流出金額。不過,債券型基金流量在這兩個類型基金的流入量接近相等,過去 12 個月流入主動型基金 1251 億美元,被動型基金為 168.1 億美元。
- 電動車充電挑戰大,市場上有無最佳解方?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