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損失厭惡理論錯了」 行為金融學的核心思想被推翻了?

華爾街見聞 2018-08-21 16:34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被廣泛認為是行為金融學中最核心的思想。不過,這一理論近期被人批評是一則謬誤。

首先需要簡單解釋「損失厭惡」的概念。在行為金融學中,投資者對數額相同的損失和盈利的心理感受是相當不同的。在某個參照點附近,損失帶給人的心理衝擊要比賺錢帶來的愉悅感受要強烈得多。

換句話說,損失帶來的痛苦感遠大於收益帶給人的滿足感,這就是「行為經濟學預期理論」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些賭徒或投機者在輸錢時比贏錢時更難離場的關鍵原因。

然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市場學教授 David Gal 在《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上撰文,質疑「損失厭惡」理論的正確性。他引述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教授 Derek Rucker 的論文稱,損失厭惡本質上是一種謬誤。

行為金融學家們認為,人類的心理層面有這樣一個事實:在很大程度上,相比於強烈的願望,人們更多地會被恐懼所驅使。但 David Gal 並不贊成這種觀點。

作者的觀點與損失厭惡理論相左,認為價格下跌對行為的影響並不比價格上漲要大。比如,與賺到 10 美元的開心感受相比,輸掉 10 美元造成的痛苦的強烈程度並不會更多。當自己最喜歡的球隊輸球時,人們不會說他們的感受比輸球更強烈。

誠然,如果虧損金額比較大,那它給人們帶來的心理衝擊確實要比賺到大錢的開心程度力度更大一些。然而,「這不是一個可以用損失厭惡來解釋的認知偏差,而完全是理性選擇行為」:

如果虧掉 10000 美元意味著失去棲身之所,而賺到 10000 美元則可以擁有額外的假期,那麼,相比於賺錢,更加關心虧損的心理是完全合理的。

問題在於:這篇質疑的文章所提出的觀點似乎與普通投資者的實際心理感受並不相符,也與多數心理研究實驗的結論不一致。

作者似乎也考慮到了這一點,解釋了為何損失厭惡的觀點如此深入人心:

對於科學有一種偏理想化的觀點:無論是被接受亦或被拒絕,理論僅基於經驗主義。事實上,科學不僅只是對真理的客觀探索,而且是一個社交過程,擁護者們必須用邏輯和論證對論據予以解釋,以說服其他科學家。

然而,這個過程中現有理論能壓倒其他具有挑戰性的理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確認偏差、社會認同、自滿思想,以及科學家的既得利益(將名譽甚至自我認知維繫在現有理論上)。

文章作者認為,這樣做存在一種後果,那就是科學惰性,也就是出現較為淺薄或者沒有確實根據的理論,有時甚至在論據令人對理論的真實性生疑的情況下,它們也還能獲得一些勢頭。

而且,在損失厭惡的情況下,與其矛盾的論據往往被駁回、忽視或者搪塞,而那些模稜兩可的論據則通常會朝着損失厭惡的方向被解釋。比如,2016 年 Google Scholar 收錄的一份旨在說明價格上漲比價格下降更具影響力的論文獲得了 65 次引用,而挑戰這一觀點的論文僅被引用了 17 次。

另外,還有一些與損失厭惡無關的現象也依然被解釋為反映了損失厭惡。比較典型的就是沉沒成本效應,一旦投入了資金,人們更有可能繼續投資,這被歸結為損失厭惡。雖然沉沒成本反映出人們不願意承認損失,但這與損失厭惡無關,因為後者是在損失與收益之間進行比較。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