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焦點:中國央行激勵銀行放貸及信用債投資 劍指信用收縮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7-19 12:29


在信用收縮背景下,中國央行擬對商業銀行貸款投放和信用債投資進行激勵,符合條件的銀行可獲MLF(中期借貸便利)等流動性支持。分析人士認為,央行此舉意在進一步提升銀行放貸以及投資信用債的積極性,緩和中小企業融資難,以化解信用風險。

一位權威人士周三晚間透露, 央行擬對銀行在支持貸款投放和信用債投資方面建立正向激勵機制,符合市場化配置條件的銀行可獲流動性支持;央行對銀行相關市場化配置並無行政指令要求。另據多位市場人士透露,上述流動性支持包括給予符合條件銀行額外資金支持,可能包括MLF等,特別對於新增AA+以下評級信用債投資的銀行,其支持力度可能更大。

分析人士指出,昨日尾盤個別信用債已有異動,可能也是受到相關傳聞鼓舞。該消息對短期市場信心無疑將有提振,但銀行在風險控制以及授信方面料暫難有明顯鬆動,後勁效果如何還有不確定性。

「實際操作上,不一定(為中低評級信用債)帶來多少配置,但是信號意味更強,估計市場情緒能帶起來一些。」上海一銀行交易人士表示。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最新固收研究報告指出,想要解決信用債流動性以及融資難的問題,需要看到少量買盤進入推升價格,然後漲價效應進一步吸納資金,流動性逐步恢覆,二級市場活躍帶動一級發行放量,最終形成信用債交投的良性循環。目前來看,決策層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該報告並稱,昨日剩余期限2.78年的18蘭州城投MTN002低於估值24bp(基點)成交,剩余期限1.19年的12並龍城低於估值40bp成交,兩只城投債評級均為AA+。中等評級城投債出現零星成交,市場活躍度邊際提升。這背後的原因可能與上述消息有關,激發了部分機構的做多熱情。

而上海一券商交易員則認為,央行鼓勵買入低評級信用債的舉措後續影響料有限,“能買的,早就買了,有爆(發信用)風險的,給多少錢也不會買。就像喊‘老鄉別走(回來買債),都回來吧’一樣。”

中國央行6月初宣布對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進行擴容,納入AA+、AA級等信用債及部分專項金融債。這不僅可能緩解MLF抵押券不足的壓力,為貨幣政策預留更多操作空間,同時在當前信用風險升溫背景下中低評級主體遭遇融資困境,央行此舉也是想為信用債市場註入信心。

據交易員透露,銀行間債市周四早盤信用債整體表現強勢,其中以AA評級的城投品種更受關註,多數品種成交收益率較中債估值低10-20個基點(bp)。

**政策持續發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國5月和6月表外融資斷崖式下跌,受創最重的無疑是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的憂慮不斷升溫令中小企業融資難愈演愈烈,近期相關政策持續發力亦是為了盡快緩和這一局面。

一銀行金融市場部負責人表示,之前央行窗口指導信貸規模放松,但6月數據並不理想,實際投向實體經濟的貸款沒有達到預期,所以央行考慮用新增信貸投放來比照MLF資金投放,「之前額度是有了,可銀行放貸更謹慎,所以當時都買票據去了。」

中國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達1.84萬億元,如預期般明顯反彈,但令人驚訝的是當月社融規模僅為1.18萬億元,兩者差值環比進一步拉大顯示表外融資正加劇萎縮,而6月末M2增速創新低亦契合這一趨勢,未來社融增速仍面臨繼續下降的壓力。

中信證券明明固收研究團隊指出,本次央行的政策創新可以說十分超過市場預期,但確實是目前其他宏觀政策尚未配合,金融市場流動性結構分層、信用創造分層、貨幣與信用背離尷尬背景下,政策阻力最小的選項之一。

西南證券宏觀分析師楊業偉表示,緊信用最緊的時期已經過去,至少在金融監管部門,對實體經濟信用收縮已經高度重視,因而未來實體經濟信用將逐步改善。

不過他認為,金融監管持續下融資回表和債轉股繼續推進,這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形成沖擊,將繼續對銀行信貸投放和增持低評級債券形成抑制。此外對地方平台和房地產的融資管制繼續存在,也意味著信貸投放渠道並不完全順暢。因而金融系統政策改變會改善實體經濟信用,但難以實現實體信用大幅擴張。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日前召開座談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快提升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能力,積極推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大中型銀行要充分發揮「頭雁」效應,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合理確定普惠型小微貸款價格,帶動小微企業實際貸款利率明顯下降。

**後續效果如何市場仍存分歧**

盡管央行此次推出的激勵機制,將銀行的新增信用債投資和放貸掛鉤,但在當前信用風險擔憂揮之不去的背景下,銀行對於授信以及風險控制都較為嚴格,短期政策可能對市場信心有一些提振,但後續效果如何市場仍存不小分歧。

中信證券認為,通過計算,銀行系統邊際上貢獻200-300億元人民幣的新增信用債認購,便可以拖住目前清淡的一級與羸弱的二級,而平攤到五家大行與12家股份制銀行,每家每月僅需邊際付出15億元左右資金,可謂性價比十分高,所以不存在銀行沒錢參與的問題。

國泰君安證券指出,少量買盤進場是啟動流動性重建的開關,在底部不大的交易量即可推高價格,而「買漲不買跌」心態最終促使買盤更加洶湧,並一定程度上緩釋企業再融資風險,最終形成良性循環。當然,如果在市場自發形成拐點之前,依靠行政手段把中低評級信用債收益率下行拐點「買」出來,那麼可能會面臨後勁不足的問題。

華中一銀行交易員稱,「到底有多大用處,我覺得真不好說,現在不是資金的問題嘛,MLF的群體基本都是大中型銀行啊,不缺錢但授信嚴,口味整體都比較輕哇。」

華南一銀行交易員則談到,對銀行理財產品而言,央行此舉不會增加資管資金來源,而且若銀行自營需求起來帶動低評級債收益率下行,債券標準資產收益會被拉低,在理財成本沒有降低的前提下,對理財並非利好。另外,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還是信用風險的擔憂,“低評級風險我們自己要兜底,央行不會管你。”

財通基金固收分析師鄭良海預計,央行政策對中低評級信用債,主要是AA級肯定會有刺激,一些基本面不錯的、二級價格被錯殺的會有修覆,不過銀行應該是比較傾向城投和有授信的企業債,但是AA級以下的就更難了。

他並指出,引導的效果不可能一步到位,最終還是取決於流動性環境會不會進一步改善,去杠桿會不會有所放松,也就是真正刺激到機構的風險偏好逐步提高,不然就或多或少顯得有點杯水車薪的感覺,「摁著銀行去拿和主動去配的效果有很大不同的。」

路透上海7月19日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