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高層紛紛增持護盤 投資人吐槽做樣子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7-17 08:23
中國銀行股目前估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部分上市公司董監紛紛增持自家銀行股權,以提振市場信心。分析師認為,目前正逢官方取消實施內外資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外資或許會重點考慮銀行股,看好後市可期。
《證券日報》報導,中國銀行類上市公司動態股價淨值比 (P/B) 已下降 0.6-1.6 倍之間。近期更有 16 家上市銀行跌破淨資產值,另有 5 家上市銀行股價淨值比不到 1.1 倍,同樣面臨著「破淨」風險。歷史數據顯示,在 2008 年上證指數探底 1664 點時,銀行股的股價淨值比仍達到 1.98 倍的水準。可以說,目前銀行類股 A 股估值已降至歷史最低水準。
為了提振市場信心,今年來,共有 6 家上市公司的 28 位董監高層 (或其近親屬) 透過二級市場增持了自家上市銀行股權,合計增持 159 萬股,共計斥資約人民幣 3142 萬元,人均投入人民幣 112.23 萬元。其中以招商銀行出手最闊綽,增持耗資佔比逾八成,其他包括浦發銀行、交通銀行、張家港銀行、平安銀行與無錫銀行高層都有不等額度的增持。
上市公司高層增持主要是向市場注入信心,《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但也有投資人認為「買得太少」、「不如散戶買得多」,認為只是象徵性做做樣子。
中航證券分析師董忠云認為,大金融板塊經過前期調整後已具備較高的估值安全邊際。也有市場人士表示,尤其銀行股身為權值股卻集體破淨,顯示估值嚴重低估,目前正逢監管層擬取消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資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接下來外資很可能重點考慮銀行股,強調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對外資非常有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很多中小銀行都沒有實際控制人,如今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取消,恐代表未來第一大股東可能換人做。但以外資一般投資的手法來看,多半限於財務投資,從低估值進場,在股價合理時獲利了結出場。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