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次美國失業率跌破4% 都出現了經濟衰退
華爾街見聞 2018-05-07 17:13
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用這句話來形容目前的美國就業形勢,或許再合適不過。
在 4.1% 水平維持了 5 個月後,美國失業率終於在今年 4 月跌破 4%,至 3.9%。
美國經濟已經連續擴張了 107 個月,它是否能堅持到 2019 年 7 月,打破連續 121 個月的增長紀錄?
當心樂極生悲:2000 年,失業率跌破 4% 後,科網泡沫就見了頂;1966 年,同樣是失業率跌破 4% 以後,美國迎來了 70 年代的漫漫十年經濟低迷。
失業率並不是越低越好。即使是在經濟最強勁的狀態下,跳槽的工作者也會為社會貢獻一些失業率。過於低下的失業率往往意味著,拐點過後,失業率會急劇上升。
數據來源:彭博
而且勞動者的充分就業,意味著企業的提薪壓力,進而傳導到通膨。如果低失業率長期維持,高通膨下的資產泡沫可能會醞釀下一次危機。
因此經濟學家有了「非加速通貨膨脹失業率」(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NAIRU)的概念,即保持經濟平衡,通膨壓力穩定的失業率水平。
但 NAIRU 本身也是一個因時而異的目標,難有確定的數值。對於美國經濟能容忍多低的失業率,聯準會最新(今年 3 月)的解釋是,政策制定者的看法是未來 5-6 年,在沒有大型衝擊的情況下,失業率在 4.5%-6% 區間內。
這樣看來,失業率已經相當一段時間低於 NAIRU 水平。如果結合其他經濟表現來看,殖利率曲線趨於平緩,通膨回升,股市下跌,消費者債務增加——這一切都在指向經濟衰退,而非擴張。
德銀經濟學家 Peter Hooper 此前在布魯金斯學會的討論中稱,聯準會從未實現「將顯著低於 NAIRU 水平的失業率拉升,卻不帶來經濟衰退」。
數據來源:彭博
不過,保持樂觀的根據也不是沒有。對於最為廣義的失業率指標,即還包括了兼職工作中的 U6 失業率,同樣是 3.9% 的整體失業率(U3),2000 年,U6 失業率降至了 6.8%,但 2018 年 4 月,U6 失業率仍高達 7.8%。
這樣看來,就業市場似乎還有趨緊的空間。
聯準會也認為失業率還有下降空間。在 3 月最新一期的經濟展望中,聯準會預計 2018 年失業率在 3.8%,2019 年和 2020 年進一步下降至 3.6%,長期失業率為 4.5%。
前一次失業率到這一水平是半個世紀以前。美國失業率在 1966 年跌至 3.6% 水平,1968 年在 3.4 的低位維持了 9 個月。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