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談判〉山姆大叔為何願意談判 專家從3方面剖析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5-03 15:09
美國總統川普派出的「史上最豪華」代表團 5 月 3-4 日訪華,就中美貿易問題展開為 2 天的談判。美國為何選在此時來談?雙方又將進行怎樣的來回?中方應當如何應對?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帳號俠客島,特別邀請中國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就美中貿易談判從陣容、動機、應對等 3 方面進行剖析。
〈陣容〉
「川普將他的整個經濟團隊送到了中國。」瑞士《新蘇黎世報》(Neue Zurcher Zeitung) 的這聲感嘆,確實並不誇張。
看看川普的「史上最豪華」代表團名單:財政部長姆努欽 (Steven Mnuchin)、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 (Terry Branstad)、商務部長羅斯 (Wilbur Ross)、貿易代表萊特希澤 (Robert Lighthizer)、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 (Larry Kudlow)、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 (Peter Navarro)、及總統國際經濟事務副顧問埃森斯塔特 (Everett Eissenstat)。
除了這些人之外,美國聯邦政府的經濟班底幾乎沒剩下幾個角色。
自從 1979 年美國單方面宣佈對中國 7 大類出口紡織品實行限額、當代中美貿易摩擦帷幕拉開至今,近 40 年來,從未有哪次中美貿易爭端,美方向中國派出如此陣容的談判代表團。在美國與其它國家的雙邊貿易爭端中,這般陣容的代表團也堪稱「史無前例」。
梅新育表示,這一陣容,當得起中美兩國在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中的分量,也當得起近一二十年來中美兩國包辦幾乎每年全世界一半以上經濟增量的格局。
毫無疑問,與主動挑起此次中美貿易戰之初那種沒有談判、只是一味單方面挑起爭端的做派相比,這次美國願意來訪談判,本身就是一大進步。超豪華的陣容,更顯示了美方對談判協調中美經濟關係的重視。而且,由於此次貿易戰釁端非自我開,他們來華談判、而不是我們去,這種安排是恰當得體的。
〈動機〉
對於美方而言,無論決策者如何為自己「交易的藝術」而自得,發動此次中美「史詩級貿易戰」至今,確實也需要從懸崖邊緣戰術及時轉圜了。因為以中美經濟貿易體量之巨大、雙邊經貿關係之密切,涉案貿易額創造世界貿易史紀錄的貿易戰,必然會讓雙方都付出沉重的代價。
這一衝擊波帶來的產業界的擔憂、金融市場的震盪、美國政界越來越多的不滿,也日益發展成為「山姆大叔」難以承受之重。作為應戰方,中國面臨的壓力峰值產生於對方發動攻擊之初;作為主動挑戰方,美方面臨的壓力卻是隨著時間流逝與日俱增,日益顯著。
中國可以負責任地對美國說:
不要以為加徵 25% 關稅就必然導致受限方退出市場,要充分認識到「中國製造」所占的巨大份額及其作為生產中心的不可替代性;
不要以為主動發起的貿易禁運中只有被禁運一方遭受衝擊,要知道供貨方的員工並不能靠貿易禁運和西北風填飽肚子,也需要去尋找新的銷售市場;
不要以為主動發起貿易戰、並威脅擴大貿易戰規模可以收穫「粉絲」的喝彩與中期選舉的選票,要知道,貿易戰抬高物價、影響民生的效果,必定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日益顯現,現在到 11 月 6 日中期選舉還有半年,足夠讓這一效果比較充分地顯現出來。
梅新育表示,從美方公佈的第一份 500 億美元清單可以看出,它竭力避免納入居民日用消費品,以求盡可能減少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換言之,就是盡可能減少對 11 月中期選舉選票的影響。
但倘若美方追加 1000 億美元涉案貿易額,就不可能不納入相當一部分居民日用消費品,而這些「中國製造」的商品在美國市佔率甚高,即使加征關稅,也難以被替代而退出美國市場,而只會抬高美國市場銷售價格。
因此這一次美方從主動挑釁發動貿易戰到願意談判,也不足為奇了。
〈應對〉
第一,雙方談判立足於世界貿易組織 (WTO) 規則,而非基於美國國內法。梅新育認為,由於中美雙方都是 WTO 成員,發生貿易爭端時遵守這一原則,是起碼的國際信義。
第二,所謂談判,應當是雙方相互妥協磨合,不可能是美方提條件,中方照單全收。中國願意理解也更善長於理解交易夥伴的需求,但中國絕不會接受單方面的壓服企圖。
第三,對本輪中美談判,中國一顆紅心,兩手準備。能夠成功最好,不能成功也有勇氣面對現實。即使成功,也很可能需要經歷個來回。總之做好準備,沉著應對。
第四,無論此次談判結果如何,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和步伐不會動搖。梅新育說,國民對經濟安全的擔憂可以理解,但回顧 19 世紀的英國重商主義政策轉向自由貿易政策的歷史,可以發現英國在實現工業化之後的一系列開放舉措,沒有讓英國喪大經濟安全,反而推動英國登上全球經濟體系的巔峰。
1997-1998 年東亞金融危機期間,當時經濟體量遠大於中國的日本,選擇了日元貶值以轉移壓力,中國決策者則毅然承諾人民幣絕不貶值。雖然當時中國為此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但結果是中國由此取代日本,成為亞洲經濟的穩定器。
儘管中國經濟規模直到 2010 年方才超越日本,但 1998 年東亞金融危機中兩國不同的擔當,已經決定了這一結局。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