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新興市場船板正劇烈的搖晃 猶如1997亞太危機前夜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26 08:27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撰文指出,整個新興市場的船板正在劇烈的搖晃。中國歷來是新興市場的旗艦和壓艙石,具有風向標和最後防線的作用。無疑從橫向維度來看,中國目前仍然是表現最好的,資本賬戶的開放程度有限,而且擴大開放是漸進推進的。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當下流動性波動趨勢本質上同美國與美元領導的全球化3.0范式密切相關,這個模式在中國加入的1997-2008年間達到了它的巔峰。


它由兩個維度構成,第一個維度是在實體經濟和貿易方面。

全球形成三元結構,分為資源型國家,比如中東石油國,俄羅斯、巴西等,主要出產大宗原材料;消費型國家,高居全球食物鏈的頂端,他們經常賬戶赤字通常超過gdp的4%以上,美國最為典型;還有一類就是比較苦逼的生產型國家,典型是中國,經常賬戶盈余一度超過gdp4%以上,利潤微薄,以環境和廉價要素消耗進行加速的經濟追趕。但這是一種相濡以沫的生態結構,發達國家用來實現消費主義和福利國家的“美國夢”,發展中國家用來進行原始積累,現在殘酷的事實是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已經對這種全球化形成了永久性的傷害。

根據imf測算,2008危機以后全球喪失了1.5%的潛在增長水平和能力。貿易方面更是如此,危機前世界貿易增長通常都是gdp增速的一倍,而貿易正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危機以來貿易增長的速度低於全球實際經濟增長的速度,這在以前沒有發生過。由於美國的制造業回流和能源獨立,它的需求總體在弱化的同時,更加開始內卷化,導致對全球其他經濟體滴涓效應下降,這才是全球化停滯和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的根本原因。重新的獨自平衡也許就意味著整體平庸,而過去的超級繁榮正得益於一個病態的全球食物鏈結構。

第二個維度是在貨幣方面。新興市場在全球化3.0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美元儲備和負債,例如中國一度積累有接近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些外匯儲備都會結售成為人民幣,這些貨幣被稱為基礎貨幣或者高能貨幣,而廣義貨幣存量m2也超過120萬億人民幣,m2就是由近30萬億的基礎貨幣膨脹而來,它通過貨幣乘數和商業銀行體系的貸款投放來實現。這種天文量級的流動性投放必然會驅動新興市場的實際增長和資產泡沫。昔日的蜜糖成為今天的毒藥,當下全球經濟正處於無明顯增長動力的垃圾時間,而且由於美元流動性即將減縮,全球新興經濟和金融市場正蘊含著再次下行的巨大風險。

實際上,去年已經開始風雨飄搖,但2015或是新興市場最危險的一年,目前的情形猶如1997亞太金融危機的前夜。筆者將關注的新興經濟體做三大分類,金磚五國、環中國重要經濟體(東南亞國家、台灣、香港、韓國)、其他重點關注經濟體(阿根廷、墨西哥、烏克蘭、土耳其等)。結合基本面、國際收支、外匯儲備與外債規模三方面來看,遭遇資本外流並可能引發貨幣、金融危機的經濟體,從可能性大小排序看,大致是:印度、烏克蘭、阿根廷、印尼、泰國、土耳其、南非、巴西等。

可以清楚看到整個新興市場的船板正在劇烈的搖晃。中國歷來是新興市場的旗艦和壓艙石,具有風向標和最後防線的作用。無疑從橫向維度來看,中國目前仍然是表現最好的,資本賬戶的開放程度有限,而且擴大開放是漸進推進的;經濟增速雖然回落,但7%左右的經濟增速疊加2%左右的通脹,在世界經濟中仍是翹楚;確實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危機管理留下的地方債務償還壓力較大、房地產市場區域分化明顯、局部產能過剩問題突出,但中國決心通過改革去消解這些問題的力度也很大,並且是在保持經濟相對穩定的情況下著力化解,更為重要的是,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中國將重塑新的經濟結構,以此來實現經濟長期可持續地增長。危機以來,所有經濟體都存在改革和轉型的要求,但也都知易行難,進展有限。如果中國可以通過這個五年視窗奮起改革,則將成為新興經濟體中積極改革、銳意開拓的中堅力量,最終還是新興經濟體的標兵、領頭羊。金錢不眠,資本來來去去最終也必然會認識到投資中國的設定價值和財富效應。(文章來源:《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公眾號)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