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看這裡〉股票族2招聰明節稅 海外股利所得課稅有學問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2018-04-22 17:30
自從 2016 年起證券交易所得停課所得稅後,股票交易的申報就顯得容易許多,如果你是台股投資一族,你知道報稅時會有什麼相關的稅賦嗎?答案是領取股利而產生的所得稅與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股票投資族不妨透過分散股利所得、或是除權息前賣出股票來節稅。
另外,現在透過複委託方式或是海外券商開戶到國外投資股票的人也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所得這一塊的獲利該如何申報也是大學問。
境內篇/包含台灣與大陸的股票股利
股利所得分為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現金股利直接按總數,股票股利則用「每股面額 10 元」為基礎,併入個人綜所稅。
凱基銀行理財規劃部資深協理張冠雄表示,過去有兩稅合一制時有「可扣抵稅率」,意思就是公司已經繳納過營利事業所得稅,這部分便能讓股東獲得退稅,不過隨著現行「可扣抵稅率」減半措施,再加上補充保費開徵後,單筆股利所得若超過 2 萬元,還要繳大約 2% 的健保補充保費,例如領了 3 萬元現金股利,就要繳大約 600 元補充保費。
APPC 個人財產規劃人員協會秘書長吳鎔任指出,股票的股利所得在所得的認定上屬於「營利所得」,需要併入個人綜合所得中申報所得稅。因此若想要節稅,就要避免持股集中在單一人身上。
吳鎔任舉例,例如夫妻雙方可以透過贈與的方式,較多持股的一方將股票贈與給另一方,提高另一方的股利收入,讓整個家戶的所得更平均配置在夫妻兩人名下,然後再採用「夫妻各類所得分開計算」的方式報稅。當高所得的一方的所得淨額下降,低所得的一方所得淨額拉高時,就有機會適用較低稅率,達到節稅效果。
另外,公勝財顧副總經理張道麟指出,很多人會誤以為只要持有非在台灣發行的股票所領到的股利,屬於海外所得,實則不然。若持有大陸的股票,領到的股利或是資本公積金配發的股票屬於大陸地區來源所得,也算是境內的營利所得,必須併入課稅。
若不想因為股利所得被課稅,有些人會選擇在除權息前出售股票。由於今年仍可以享有股利可扣抵稅額減半的優惠,該不該棄息省稅?還是要依照持有的股票的可扣抵稅額比率高低來斟酌是否要繼續抱股,吳鎔任建議,若比率高於個人適用申報的綜所稅稅率就可續抱,較低就可考慮出售。
舉例來說,A股票可扣抵稅額比率為 24%,個人申報所得稅率為 12%,即可考慮參加除權息。
境外篇/海外股利所得併入海外所得,超過 100 萬才須申報
若是投資海外股票,該如何報稅呢?元大證券國際金融業務部資深經理楊國斌表示,除了日本外,目前多數國家對於外國投資者的資本利得幾乎不課稅,但是「配股配息」則依國家別有不同的稅率,例如美國課稅 30%、日本課稅 15.31%。
雖然在國外多不用繳稅,但台灣人投資海外股票的獲利,不管是資本利得或配股配息等皆須併入海外所得,獲利超過新台幣 100 萬元即須申報。申報後還要看合併境內所得後的總所得,只要低於 670 萬元,海外所得亦可不必繳稅。除非是海外與國內所得加起來超過 670 萬元,超過的部分則需要而課徵 20% 的稅。
舉例來說,小亨國內所得為 500 萬元、海外獲利也是 300 萬元時,應納稅額為 800 萬元扣除 670 萬元後乘上稅率 20%,為 26 萬元,然而,國內所得達 500 萬元時、所得稅率為 40%,某甲應納稅額已是 200 萬元,200 萬元遠高於 26 萬元,因此取高者繳納稅款,換句話說,小亨納稅金額仍為 200 萬元。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