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高善文:中美經貿關係進入多事之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1-25 14:05


摘要: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委員高善文稱,本月拜訪華盛頓政府部門和智庫發現,經貿問題上對華奉行強硬立場似乎是美國朝野兩黨共識,並非川普個人主張;連傳統主張對華友好的美國商會角色和立場也可能出現微妙變化。

1 月 22 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進口太陽能板和大型洗衣機分別採取為期 4 年和 3 年的保障性關稅措施。據路透社報導,川普還將對中方開出知識產權「巨額罰單」。此舉引發各界對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的擔憂。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學術委員、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技術複雜程度日益提升,中美經貿關係從高度互補變得越來越直接競爭,這一趨勢未來勢必日益強化;再加上近年來中美兩國政治和營商環境所出現的變化,中美經貿關係看起來正在進入多事之秋:貿易摩擦不斷,貿易爭端加劇,並可能波及到投資等其他領域。

今年 1 月初,作為 CF40 訪問團的成員,高善文參與拜訪了華盛頓的政府部門和智庫。談及此行,他提到值得注意的幾個事實和觀察:一是在經貿問題上對華奉行強硬立場似乎是美國朝野兩黨的共識,並非川普個人的主張或共和黨的單方立場;二是當時的氣氛似乎是對華制裁等所謂貿易救濟措施箭在弦上,很快發動,後續圍繞知識產權、雙邊投資等領域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措施;三是傳統上主張對華友好的美國商會的角色和立場可能出現了微妙變化,實際上不少對華的政策訴求可能來自商會成員的主張。

從這些情況看,美國對進口太陽能板和大型洗衣機徵收關稅只是一個序曲和開始,它似乎不是一個孤立政策,而更可能是一系列即將發生的中美經濟爭端的第一環。

值得討論和深思的是,面對美方咄咄逼人的態勢,這種爭端和摩擦是否能夠控制在現有的以 WTO 為基礎的框架內來解決?中美經貿關係的基礎正在經歷什麼樣的微妙變化?

高善文指出,有幾個方面的情況值得關註:

第一,在過去很長時間內,中美經貿關係是互補性的,現在開始具有競爭性,而且這種競爭未來可能越來越激烈。過去,中國對美國出口的都是原材料、附加值比較低的產品或代工產品,而從美國進口的基本都是附加值較高的技術產品,如飛機、半導體等,所以美國企業界願意奉行對華友好的政治和經貿關係,這符合其利益,並形成了中美經貿合作的重要基礎。

中國現在也在嘗試製造大飛機,將來也許會在中國本土甚至國際市場上對波音飛機產生強有力的競爭。中國政府強力扶持半導體工業,一旦成功,對美國的相關企業無疑會形成重大的競爭威脅。中國製造 2025 所列出的行業,大多是戰略性的高新技術行業,中國政府全力扶持這些行業的做法當然可以理解,但美國企業界感受到威脅和擔心應該也是順理成章的。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其對知識產權保護、強制技術轉讓、政府保護和干預、不公平競爭等領域越來越大的抱怨。

第二,從在華盛頓聽到的情況看,外國在華企業感覺過去幾年中國的營商環境出現一定程度惡化,一些外商反映其在中國不像以前那樣受歡迎。實際上,部分中國的民營企業似乎也有類似的抱怨,即過去幾年出現了國進民退的苗頭,在執行中一些政策和資源越來越向國有企業傾斜和集中,市場競爭不如以前那樣開放和公平。這與外資企業的抱怨有相通之處。如果這種情況屬實,可能也部分地解釋了美國企業界的一些政策訴求。

第三,以川普的當選為標誌,美國國內支持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潮流開始逆轉,民粹主義抬頭。儘管存在技術變化、金融危機等許多方面的複雜原因,但許多經濟和社會問題被簡單地歸結於全球化的原因,甚至主要是來自中國的競爭。再加上中國作為快速上升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不經意之間成為許多問題的替罪羊。這種政治環境的變化也影響了中美經貿關係。

如果以上的觀察和分析多少在理,需要警惕的是,其中的一些變化是趨勢性和不可逆的,另外一些變化在較短時間內也不容易扭轉。在這樣的微妙情況下,中國經貿關係就會步入多事之秋,貿易摩擦和爭端時而出現,很難解決,並可能波及其他領域。

高善文指出,從這次訪問來觀察,一個明顯的領域是投資。美國很可能收緊中國企業進入美國投資的審查標準,也有可能對美國企業來華投資施加某種限制。在更嚴重的情況下,我們擔心美國甚至會拉攏其盟國共同實施針對中國的這種雙向的投資限制,形成某種形式的圍堵。

還有一個領域是目前以 WTO 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美國似乎認為中國是這一體系的最大受益者,而美國在批准中國加入 WTO 以後遠沒有獲得其所期望的利益。

川普在貿易問題上已經轉向雙邊策略。在與中國的爭端中,是否可以依託 WTO 的多邊解決框架?美國是否會突破 WTO 對其行為的約束?這對目前的世界貿易格局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儘管這一風險並非迫在眉睫,但其未來走向仍然值得關注和警惕。

從這些情況來看,既要維護和依靠目前的多邊貿易體系,又要適當回應美國政府的關切,還要照顧美國企業界的部分訴求,同時要顧忌到民粹主義對其政策的牽制,並繼續推進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這對中國未來的政策選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