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只剩「千歲團」爺奶在撐!台灣農地沒人可耕?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7-12-23 11:15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千歲團」爺奶在撐!台灣農地沒人可耕?(天下雜誌)

作者:伍芬婕 攝影:雲林縣政府

就過去 20 年來,台灣農業人口減少超過 36 萬人,平均年齡早已突破 60 歲,面對缺工問題,雲林縣日前提出開放農業外勞訴求,人口老化的背後,反映的是台灣農業利潤偏低的問題,究竟缺工問題要如何解?


雲林縣虎尾鎮的田間,大大小小的田地,環繞在台 78 線台西 - 古坑快速公路旁。附近不到 400 公尺處,就是義直農園老闆陳鳳義的家。下午 4 點多,附近還有六、七十歲的老人家拿著農刀在路邊除草。講起雲林的農業人口老化,陳鳳義說,「千歲團在農業來講很普遍,每個人最少都有 60 歲以上。」

以往農村時代收成時,幾家農戶多半相約先到其中一家幫忙、收完再到另外一家,以「換工」方式來運用人力。如今隨著他們的年歲漸長,一團十來人年紀總和動輒超過千歲,經常被稱為「千歲團」。

農村勞動人口凋零,是雲林農業缺工的主要原因。「人口老化太嚴重,年輕人大部分在外面工作,後繼無人,老人家守著薄田,不是為了收益而耕作,只是因為不想荒廢土地,」陳鳳義說。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雲林縣農林漁牧業佔總就業人口的比例,從 1998 年的 28.8% 降至 2016 年的 20.1%,減少 8.7 個百分點,下降幅度為全台最多。

人在哪?農地根本無人力可耕

為何少有年輕人投入農業?雲林縣勞工處長張世忠表示,務農相當耗體力,以現行一天 1000 到 1200 元的工資,如果比照週休二日,一個月不過領兩萬二到兩萬六左右,和超市、便利商店或是工廠相比,報酬並不高。至於一般人說的返鄉青年農民,張世忠表示,這樣的人目前比例很低,而且六成到八成都是繼承家裡的事業和田地,對農民需要的基礎勞力補充有限。

農業工資長期偏低,追根究底是農產品的售價一直以來都維持在低檔。「台灣農產品相對於國外的價格低廉。颱風一來,稍微漲一下政府就會開始平抑菜價,消費者習慣一把 10 元、三把 50 元的菜價,農村產地實際拿到的有時候還不到一半,利潤非常薄,」張世忠說。

除了農產品的單價低,農戶擁有的農地面積小也是獲利不高的原因。根據雲林縣農業處估算,雲林農民平均每人耕作面積僅有 0.6 公頃。陳鳳義說,「要有大面積的田,才有辦法獲得比較高的收益,但目前台灣的耕地是破碎的,」他補充,一塊農地讓三個小孩均分,過了兩代之後就所剩無幾,很難發展出大面積耕作的經濟規模。

針對農村在農忙時節的季節性缺工,農委會今年推出改善季節性缺工 2.0 措施。農委會農業人力發展辦公室執行秘書蔡佩君表示,已在 1 月和 7 月分別開辦農業技術團和農業耕新團,由參與計劃的農會協助招募和培訓農業師傅和農耕士,政府給予每小時 50 元、每月最多 8800 元的就業獎勵,鼓勵更多人投入農業。

雲林縣農會推廣課主任楊世榮表示,目前全縣 20 個農會共有 7 個參與農業耕新團計畫,每個農會負責 20 個農耕士的講習和分派。他表示,目前全縣 140 個人的規模,對缺工問題有幫助,但人數仍不夠,若是把加班的狀況算進去,目前農耕士仍供不應求。

 

來源:《天下雜誌》 638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天下雜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