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港股解碼】何厚铧家族聯手李嘉誠接盤奧立仕,粵港澳造車熱!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最近新能源汽車行業站在風口,不管是上遊零部件還是下遊整車,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就連早已布局的港澳首富李嘉誠也不例外!轉型造車的奧立仕控股(00860-HK)不僅獲澳門前特首何厚铧家族、港富豪李嘉誠和TCL電子李東生入駐,近幾個月更是異動頻頻。在各大車企紛紛搶占先機之時,新能源車行業又要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了嗎?

港澳聯手接盤奧立仕

今早奧立仕控股扔下一個重磅消息,何厚铧之子何敬民以每股1.55元的價格再度大舉收購原大股東張金兵持有的股份12.73億股,涉資19.73億港元,持股比例猛增至29.55%成爲控制性第一大股東。同時香港首富李嘉誠以每股1.60元的價格再度增持1億股,涉資1.6億港元,持股比例上升到7.27%成爲公司奧立仕第二大股東。

奧立仕的電動車之路雖爲半路出家,但出手便是眼光毒辣看中行業地位媲美特斯拉的日本車企GLM。奧立仕7月宣布收購的GLM成立于2010年,是第一家獲得日本交通部認證的電動車制造商,總部位于日本京都。GLM除于日本從事銷售電動車輛等業務外,已推出一款名爲Tommykaira ZZ的跑車型電動車,並正在開發一款名爲GLM -G4的超跑型電動車,此外還計劃開發一款七座位電動車,以亞洲家庭車市場爲目標,以及開發一款電動小巴。


這個收購日本重組後已轉型爲造車的珠寶商背後的股東甚爲耀眼,除了之前提到的三位以外,還有全球最大的共同投資基金Capital Group基金、李嘉誠的好朋友周凱旋(透過其私人基金Vivaldi International持股),以及廖啓承等,可謂是衆星雲集賺盡眼球。

GLM的總部從京都遷往香港,研發中心、實驗測試中心以及産品技術展示中心等將在香港落地,擬投資過百億巨資設大規模量産的內地工廠極有可能落戶廣東,部分新能源汽車産品出口港澳地區及東南亞市場。內地知名企業TCL電子和港富豪李嘉誠的入股,奧立仕控股權由澳門前特首何厚铧家族把持,似乎恰好是聯合粵港澳三地在“大灣區”內的一次通力合作,政策優勢不言而喻。

投身造車的奧立仕不止是股東亮眼,電池技術源自索尼,電機技術采用三菱電機,更融合衆多來自豐田、日産等日本車企技術,更打算入股EV Power(依威能源集團)擬在充電設備方面展開合作,有技術有錢有人脈還有政策支持,或許唯一欠缺的就是讓消費者認識的東風了,而此番控股權易手恰好給了奧立仕機會。

何厚铧家族一舉拿下奧立仕控股權亦是看中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內地的巨大市場,手握GLM的核心技術,更與有在布局歐洲電動車經驗且財力雄厚的李嘉誠合作。李嘉誠除加碼奧立仕之外,其持股的五龍電動車(00729-HK)旗下長江汽車9月在廣東佛山建長江氫動力(佛山)研發中心及整車生産項目,在新能源汽車上頗具慧眼的李嘉誠會不會爲兩家企業搭橋牽線呢?而李嘉誠的加碼造車,或許也因如今傳統汽車産業鏈不管上遊還是下遊都在圍繞“新能源”這一主題發生革命性的轉型。

新能源車行業迎來春天

繼法國、荷蘭、德國等歐洲國家提出停止銷售燃油車計劃後,中國也將這一計劃提上日程。9月9日,在中國汽車産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已啓動研究傳統燃油車的退出時間表。隨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陸續公布,加上新能源汽車“雙積分”管理辦法出台,锂電池行業逐漸複蘇。不僅寶馬堅定轉型新能源,比亞迪、吉利、東風、廣汽等知名國內車企也開始加緊研發,更有不少例如騰訊、百度、阿裏等互聯網巨頭投身造車,新能源汽車被衆多大佬看好,很難不成爲如今的投資風口。

雖然現今上路的新能源車數量仍然不及基數巨大的燃油車,但已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受到已慢慢轉型新能源的各大車企、購置新能源汽車有消費補貼以及上牌照時政策利好的影響,在購車時目光漸漸轉向新能源車。而如今,汽車産業戰略轉型加劇,對傳統汽車的節能減排要求、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亦促使消費者在購置方面考量因素增加,最優選擇則是核心技術相對穩定安全而且性價比更高的車輛。

據統計,今年1-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同比保持高增長,1-9月份分別實現産銷42.4萬輛、39.8萬輛,同比增長40.2%、37.7%。經過對锂電池、充電樁的懷疑,騙補風波之後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終于摸索出了一條發展快車道。目前,在上海嘉定的國際汽車城已吸引了一大批電動汽車和關鍵零部件企業,粵港澳大灣區亦迎頭趕上。然而,如何加緊補齊充電樁不夠的短板,研發更持久耐用的電池和安全性能方面的考較才是新能源車企最需要考慮的事情。

奧立仕控股獲李嘉誠和何敬民聯手接盤,或許已經表達了資本界重量級人物對新行業的看好。如今,新能源汽車已是火到不能再火,有衆多明星股東加持的奧立仕若是想要成功開辟內地市場,恐怕還需積極尋找內地車企合作。但不得不承認,屬于新能源車的時代已經急速到來。

■作者:朱亦丹
本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想轉載請關注官方微信號港股解碼,留言獲取授權。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