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國際話語權 管濤:人民幣3年內自由浮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9-19 12:18
人民幣進一步搶國際話語權和商品定價權。中國外管局官員管濤表示,人民幣升值給予了央行放鬆嚴控資本外流的機會,並且推動人民幣實現由市場決定的自由浮動目標,他預計,人民幣在 3 年以內將實現自由浮動,甚至更早。
無獨有偶,週一 (18 日) 中國人行 (PBoC) 貨幣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潘宏勝也建議,建立大宗商品人民幣定價機制,以滿足境內外投資者參與人民幣計價商品交易的需求,爭取大宗商品在國際的定價權。
自由浮動匯率機制,指的是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不採取任何干預活動,匯率完全由市場力量自發地決定。
相對的概念為管理浮動,指的是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其中央銀行為了控制或減緩市場匯率的波動,對外匯市場進行各種形式的干預活動,主要是根據外匯市場的情況售出或購入外匯,以通過對供求的影響來影響匯率。
新浪財經報導,早在今年 3 月,全國政協委員、央行副行長易綱就表示,人民幣匯實現自由浮動沒有時間表,但對於是否有必要實現「自由浮動」,經濟學界仍有爭論。
持反對意見的學者認為,從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兩方面來看,實現「自由浮動」都存在制約因素。如果人民幣實行完全浮動,倒閉企業的數量難於預計,從固定匯率轉向浮動匯率也容易失控,且市場化是大國對小國的要求,中國沒有理由著急讓匯率市場化。
但支持者表示,如果早一點開放浮動匯率,產能過剩問題就不會如此嚴重,而競爭性貶值的機率也較小,因為新興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其實已經沒有太多空間。
週一 (18 日)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潘宏勝也拋出「建立大宗商品人民幣定價機制」的建議。
他認為,中國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基礎和條件已初步形成,因此建議「抓緊研究建立大宗商品人民幣定價的市場規則和機制,支援商業銀行加大油品等大宗商品領域的金融服務創新力度,提供豐富實用的匯率風險管理工具及供應鏈等貿易金融產品,滿足境內外投資者參與人民幣計價商品交易的需求。」
此基礎和條件包括:
一、目前美元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使用比超過 90%,但近年來中國大宗商品需求量等均居全球首位,從業反映來看,在國際石油定價和交易貨幣多元化的趨勢下,在油品等交易中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有迫切需求。
二、油品等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已有適宜的政策環境。2012 年 6 月起至 2015 年 6 月,當局已掃除大宗商品進出口貿易用人民幣結算的障礙,並訂定了期貨交易辦法。人行也明確境內原油期貨交易以人民幣計價結算,並規範境外帳戶的人民幣帳戶管理流程等。
潘宏勝表示,中國政府下一步以原油期貨人民幣計價結算為起點,支援大宗商品期貨產品採用人民幣計價結算,繼續推動跨境貿易及投融資活動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
他認為,過程中必須遵循:市場需求驅動、政策助力、順勢而為 3 大原則。
潘宏勝並建議發揮中國在大宗商需求端的影響,積極推動國內期貨市場及大宗商品國際交易平台的建設,並完善相關配套金融服務。
他說,中國大宗商品進口很大比例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的原油期貨推出後,支援沿線相關國家將此原油期貨價格作為區域性基準價格,有利於提高中國需求和人民幣在原油定價中的積極作用,降低匯率風險,提高油品等大宗商品交易的穩健性。
- AI投資趨勢專家觀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