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16國領導人集體到蘇州要開什么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16 08:26


專欄作家木春山在撰文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幾天后,16個中東歐國家高層將云集蘇州,仔細分析這些國家,一些特點很耐人尋味,從中能反映出國際關係博弈的有趣,以及中國發展對外關係的進取與謹慎。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幾天后,16個中東歐國家高層將云集蘇州,他們和中國的一次高級別領導人會議即將舉行。這次會議是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機制成果的一次重要展示,被稱為“16+1”峰會。


木叔梳理一下這16個國家,包括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馬其頓、黑山、阿爾巴尼亞。仔細分析這些國家,一些特點很耐人尋味,從中能反映出國際關係博弈的有趣,以及中國發展對外關係的進取與謹慎。

首先,它們中有11個國家是歐盟成員。換句話說,與他們的合作可能刺激歐盟一些國家或者作為整體的歐盟機構高級成員的神經。

眾所周知,歐盟通常都是對外“用一個聲音說話”,至少在外交政策上的立場是盡量保持一致的。

當然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是經濟層面的交流,這在2013年李克強訪問羅馬尼亞,出席第二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時,在談及“6點合作建議”之外,幾乎沒有闡釋政治合作內容的細節,就能看出端倪。這自然有避免歐盟疑心的安排。

不過從歐盟角度講,要是每個成員國單獨與一個國家發展一對一的關係,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此前很少有本聯盟之外的其他十幾個國家“組團”去和另一個國家談合作機制。因而歐洲內部到底如何看待這種合作,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木叔也注意到,中國在和中東歐國家打交道的時候,當然要給歐盟吃“寬心丸”。比如李克強多次提到中東歐合作的“三符合”——符合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利益,符合中歐關係發展的潮流,符合中國和歐盟合作的原則,並強調這種合作的透明、開放與包容性。

不只是中國推動中東歐合作,從中東歐國家積極發展對華經濟關係中,也能看出他們的熱心。

木叔前幾天參加東歐國家的一個活動,波蘭朋友就告訴我,作為中東歐發展最好最快的國家,迫切需要和中國建立更密切的經濟聯系。波蘭也確實作出了行動——剛當選3個月的總統杜達將出席“16+1”蘇州峰會,這幾天他們正和中國外交部相關方面密切協調訪華日程安排。

只是木叔一個小疑問和好奇隨之而出:杜達是右翼,對歐盟態度相對強硬,據說曾在競選時提到,反對波蘭“跟著歐盟政策隨波逐流”,相反認為波蘭應具有更多超越歐盟限制的自主權。

作為中東歐國家經濟領頭羊國家的這位總統來華,不知道是不是也體現其獨立性的一面?歐盟會不會因此又對中國和中東歐合作開始小小地緊張起來?

第二個特點是,這些國家中不包括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克蘭。其實傳統而言,中東歐國家除了以上16國之外,無論從地理上還是政治上,都應該包括這三國。那么他們為什么沒有加入這種集團型的對華合作機制?

木叔逐一簡要分析一下。

白俄羅斯雖然地理上屬於東歐,不過長期和俄羅斯的關係密切,甚至特殊。似乎不是歐洲人所認為的東歐范疇。

蘇聯解體之后的幾年,由於俄羅斯實行親西方的政策,俄白關係顯得沒那么密切,但是數年后俄羅斯調整外交政策,1997年即與白俄羅斯簽署了“俄白聯盟”條約,兩國實際上是政治盟友;

經濟上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聯系也非常緊密,兩國同屬“歐亞經濟聯盟”國家,而這個聯盟是普京提出來的國際經濟政策,有與歐盟對抗的意味,不久前甚至有俄羅斯媒體還對中國“一帶一路”是否會影響“歐亞經濟聯盟”進行過討論和思考。可見俄羅斯人的敏感。

因而在木叔看來,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這種“集團型”合作,確實不太方便包括白俄羅斯。但這並不等於中國放棄白俄羅斯。相反1年來習近平和張高麗都訪問過該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甚至還帶著“小王子”參加中國國慶閱兵,兩國關係已然是“戰略伙伴關係”,在某種意義上是高於不少中東歐國家的。

至於烏克蘭,中國對其也是另眼相看的,並不是因為該國如今動盪,經濟下滑,就故意將其排除在中國-中東歐會晤機制之外。其實中國對發展與烏克蘭關係的待遇,在很長時間以來,是與白俄羅斯一樣看待。烏克蘭與中國也存在“戰略伙伴關係”。這是2011年胡錦濤訪問烏克蘭,與時任總統的亞努科維奇達成的;2013年12月亞努科維奇不顧國內抗議示威,堅持訪華時與習又簽署了進一步深化這種關係的檔案。

所以本質而言,烏克蘭在中東歐地區版圖最大、經濟體量也很大、政治影響力很強,又是俄羅斯與歐盟爭相拉攏的對象,地緣形勢的復雜很可能會影響到經濟合作的穩定性,這才是中國外交對此“另眼相看”的原因所在。

摩爾多瓦的情況其實更復雜一些。首先該國與俄羅斯和羅馬尼亞都有著比較復雜的關係。摩爾多瓦族本質上和羅馬尼亞人同宗同源,兩國簽署的條約里甚至寫有“特殊關係”的詞句。

其次該國意識形態與俄羅斯有相似性,左翼政黨長期執政,對俄政治經濟都有一定依賴性,而且國內俄羅斯族的問題也長期沒有很好解決,以至於該國只好用“永久中立國”來規避風險。

這些情況使其很難但靠自身的經濟力量成為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的一員。

第三,中國和這些中東歐國家經濟合作目的為何?可能會有人脫口而出:賺錢。沒錯這是最重要的。經濟合作就要造福雙方,不然合作的價值和意義就完全失去了。

當然這種合作賺錢的模式,不只是單純的買賣關係。這是比較淺顯和初級的想法。如果這樣就沒必要把16個國家叫來一起和中國開會討論如何賺錢。

除此之外,一些涉及到多國的合作項目,可能更具有價值和意義。比如2013年羅馬尼亞的會晤上,中方與匈牙利和塞爾維亞達成協議,將修建從布達佩斯到貝爾格萊德的鐵路。這種項目,當然需要多邊外交場合的溝通與協調。這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初衷之一。

更重要的是,中國發展和中東歐國家的關係也會有很重要的戰略考量。比如歐盟大國經常對中國提出所謂反傾銷舉措,這已經引起中國的警覺。木叔了解到一些中國學者的建議是可以大力發展與處於經濟轉型和加入歐盟過渡期的中東歐國家的關係,以此來規避一些歐盟強力措施的風險。

另外加大與中東歐的經濟聯系,還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倘若布魯塞爾再有所謂反傾銷等類似的提案,在歐盟內部一國一票進行表決時,中東歐的一些國家,可能會對他們的西部鄰居如此狹隘的視野進行揶揄和批評。

最後木叔來聊聊這次領導人會議為何選擇蘇州?

這是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領導人的第四次會晤,前三次分別在波蘭首都華沙、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因而這次領導人會晤是首次在中國舉辦,因而意義重大。選擇蘇州而不是首都北京似乎更能體現中方安排的特色。

一個很重要的現實原因或許是11月份,中國南方城市的天氣要比北方更好。

其實木叔了解到,早在2014年,中方就對蘇州舉辦會議“有所考慮”。當時中國外交部和雙方合作秘書處邀請並安排了16個中東歐國家的近50名記者來華采訪,訪問的四個城市里就包括蘇州。

用蘇州官方的表態是,“旨在落實2013年李克強總理訪問中東歐國家時簽署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綱要》有關檔案精神,貫徹外交、外事工作服務國內發展與促進地方對外開放和交往的方針政策。”

蘇州處於東部沿海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是“一帶一路”東端起點區域,也是中國和中東歐國家交流的重要視窗型城市。包括蘇州勝利、海格客車等眾多蘇州企業早已進入了中東歐市場。另外一個例子是東歐大國波蘭開通的兩條中波貨運鐵路,一條連接成都,一條的終點就是蘇州。

更重要的是,蘇州也具有舉辦大型國際會議的經驗,並且有接待中國領導人和全球貴賓的安保條件。

比如2013年的第四屆中歐政黨高層論壇就在蘇州舉辦。當時中東歐國家很“給力”,波蘭、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政黨代表團人數最多;2012年,蘇州還舉辦了中國-非洲民間論壇,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出席並作主旨演講,35個非洲國家和組織出席,論壇參會者達600人。(商業見地網)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