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資集群出海 高新產業成爭奪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16 15:08


13日,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發布《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5)》。該報告指出,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流量首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

“中國市場的潛力不僅表現在國內市場,更多的中國資本正在涌向歐美。以美國為例,美國集聚了眾多的新技術和機遇,中國企業選擇‘出海’,正在向全球價值鏈中尋求更高的位置和機會。美國的眾多州政府和美國創客們都非常期待和歡迎中國資本。”美國碧賽斯基金會亞洲會長關海燕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出海”投資,從以往傾向於投資傳統行業、成熟行業,逐漸轉變為青睞新興行業、初創企業。


投資風格轉變

12日,中國資金管理規模最大的股權投資機構中科招商和美國AnGElList公司聯合宣布,中科招商以4億美元(1美元約合6.35元人民幣)投資位於美國矽谷的AngelList創投平臺,攜手打造“矽谷直通車”,成為早期初創企業獲得的規模最大的一筆投資。

“選擇矽谷作為海外投資第一站的中國企業和天使投資人不在少數。此次中科招商的舉動無疑也是看中了矽谷的創業環境和優秀的初創企業。”關海燕說,“現在到美國投資的中國企業和個人數目不一定很多,但是熱點都聚焦在了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

關海燕介紹,今年他們基金會引導中國投資客成功注資的三個美國項目,一個是新媒體公司,一個是物流環節優化公司,還有一個是互聯網公司,都是輕型企業。

“我個人認為,中國目前的投資環境非常熱,這種熱度體現為創業的速度與激情。中國民營企業近年來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不斷尋求技術突破,塑造國際品牌形象,這些都是好的現象。選擇投資海外企業,一部分是基於投資多樣化的處理,另外一方面確實是因為項目本身的吸引力。”天使投資人、葳莛資本總裁王賢良對導報記者說,中國有一些企業因為出去的少,在思想上會覺得到海外投資特別困難,不靠譜,其實海外投資一方面是考察企業,另一方面,選擇合適的團隊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相比於最初的單打獨斗、分兵出擊甚至惡性競爭等局面,“集群出海”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新方式,這一點在民營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尤為明顯。

“中國現在的高凈值人群不在少數,很多資產過億的企業家都希望能夠‘走出去’,也開始嘗試做一些海外的天使投資。在政府的組織和引導下,或者由協會組織,采取集群的方式走出去,這個也是中國目前海外投資的一種方式。”王賢良說,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抱團”令企業效益、風險防控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CCG主任王輝耀[微博]認為,同國企海外並購偏好資源領域不同,中國民企的海外投資更加多元化,注重對技術、品牌等的獲取。“蛇吞象”並購案例成為民營企業進入高階產業價值鏈的主要方式。如聯想並購IBM[微博],通過其品牌影響力開拓國際市場;吉利汽車[微博]並購沃爾沃,獲得技術的同時也通過其品牌效應塑造自有品牌等。

既要勇氣也要智慧

王賢良說,他接觸的希望“走出去”的企業不下二百家,但是真正能夠落地的,數量不超過10%。“山東就有一家中型企業曾經想投資堪薩斯的一個小型蓄電池研究機構,經過十幾次的談判和溝通,這家企業基本上已經被弄得筋疲力盡了,他們沒有想過會如此復雜,其中很多問題之前都沒有做好準備,所以最終不得不放慢腳步把功課先做好。”王賢良對導報記者說,在他看來,山東的企業相對比較保守,做成的也都是“大買賣”,真正的小企業之間的海外投資,目前數量和規模不及江浙等地城市。

中國企業進行海外拓展和投資,不僅是企業本身的問題,當地的環境、政策以及相關的細節都是影響最終結果的重要環節。關海燕表示,從數據來講,中國到美國投資的,大約2/3都沒有通過。“美國的州長、市長們特別期盼有中國企業到他們那兒投資。因為有了投資就意味著美國企業得到了資金,同時更會產生創造就業、擴大政府財政收入等一系列有益的影響。

但同時,美國有一個監管機構專門審批敏感的外國企業赴美投資的投資案,如果被他們打回來,項目基本上就等於前功盡棄了。”關海燕對導報記者說,美國其實看中的是你是否有謹慎的態度、合理的商業計劃,以及如何在遵循法律和監管的基礎上做出對美國的企業和民眾有益的規劃,如果準備投資的企業都具備,通過率還是很高的。

智庫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對外投資流量有望達3673億美元,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投資國。

報告中的數據顯示,中國民營企業去年的對外投資呈現爆炸式增長,同比增加295%,相當於2013年的4倍,占當年總投資案例數的69%。從2014年的數據看,中國民營企業已成為中國“走出去”的主力。

“這些數據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中國民營企業整體實力的壯大。他們的投資主體更為多元化,投資雖然集中在中小規企業模,但是更多延伸到了高科技行業,這是與以往不同的新趨勢。”王賢良說,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不僅需要勇氣,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備專業團隊,這樣與國外企業對話才能掌握主動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