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鉅亨看世界〉從補丁到華服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7-14 07:07

鄉里大幹部,八塊買條褲,前面是日本,後面是尿素,褲襠含氮百分百,屁股淨重四十五」這是上世紀 80 年代初,反映中國人穿衣難所編出來的順口溜。

80 年代初,中國多數人都穿著打補丁的衣服,紡織原料仍以棉麻天然纖維為主,化纖是奢侈的產品。當時,從日本進口的化肥用完後,將尼龍的包裝清洗一下,染成藍色,做成勞動布褲子,由於尼龍耐磨,這樣的褲子也只能是公社幹部才買得到,價格 8 塊人民幣 (約 36 元新台幣) 一條。

其實,中國歷朝歷代都沒能解決老百姓穿衣問題,唐詩中能見「出入無完裙」詩句;20 世紀 60 年代「四清」運動時,已婚女子幹活仍裸露著上半身;70 年代,農民靠雞蛋換幾尺布票,這個年代,沒有人沒穿過打補丁的衣服,補衣服、補襪子是生存的基本功。中國的外匯幾乎全花在糧食、棉花、煤油上。

四清運動,是 1962 年底,中國共產黨八屆十中全會以後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在中國農村逐步推開的一場政治運動,意圖「反修防修」,防止演變。(維基百科)

1972 年,中國引進石油化纖技術裝備,當年化纖總產量佔全部紡織原料的 5.5%。到 2013 年,化纖產量達到 4121 萬噸,佔全部紡織原料的比重高達 80.4%,成為世界第一化纖生產國。不僅解決了 14 億人口的穿衣問題,還出口到全世界 227 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占全球紡織服裝貿易總額的 38%。

上世紀 70 年代是中國紡織業的分水嶺,在此之前,中國的紡織品全部靠棉、麻、絲等天然纖維,要和糧食爭地,有限的土地資源要解決吃飯問題,又要解決穿衣問題,土地不堪重負。

如今化纖佔全部紡織原料的 80.4%,棉、麻等天然纖維佔比極微,從根本上徹底解決了中國穿衣困難的問題,這要感謝石油化學工業的大躍進。

1976 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開始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引進 13 套化纖產品的重大裝備,由此有了遼陽化纖廠、江蘇儀征化纖廠。

1991 年,儀征化纖廠每單元產能為 9 萬噸,聚酯所需的原材料「純對苯二甲酸」(PTA),由鄰近隸屬中石化的揚子乙烯的一套年生產能力 22.5 萬噸的 PTA 裝置提供。在當時,22.5 萬噸 PTA 和 6 萬噸聚酯均屬最大規模,設備全部靠進口。那時聚酯和長絲、短絲都是市場的緊俏貨。

此後,國營和民營化纖廠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竄起,如浙江紹興的浙化聯,湖南湘潭聚酯、海南省海口聚酯、浙江榮盛石化 、浙江恒逸化纖、江蘇三房巷等。

競爭之下,當年鼎盛一時的儀征化纖已經不再是行業的龍頭老大,民營企業浙江恒逸的聚酯年生產能力達到 370 萬噸,超過了儀征化纖。

外商投資的化纖原料企業也建設起來,如珠海美國阿莫科石油公司 (Amoco) 的 22.5 萬噸 PTA(現屬於 BP 公司)、廈門的台資企業翔鷺等。

在此發展過程中,生產裝置的國產化和生產規模的大型化承擔起重責大任。在 1999 年之前,60 條聚酯生產線全部從外國引進,國產化後,單套聚酯生產能力可達 30 萬噸,光是國產化後價格的降低就至少為企業節省 1000 多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同時還向印度出口 900 噸 / 日生產能力的聚酯裝備。

時至 21 世紀,中國年產百萬噸級的 PTA 生產裝置 2002 年誕生,最大年產能可達 150 萬噸,設備價格降低了 40%。民營的逸盛石化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 PTA 生產商,年生產能力達到 1350 萬噸。

經過前人的篳路藍縷,中國人民現已華服上身,穿補丁衣的日子早已成為大家共同的回憶。  (文:查淑妝)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