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穗沈建光: 中美貿易戰將重創兩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11 11:07
瑞穗亞洲証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發表報告,分析中美貿易戰一旦爆發,對中美兩國帶來的嚴重影響。
報告指出,近來隨著中美貿易強硬派人士加入特朗普團隊。如果中美貿易戰爆發,電腦、電子設備和機械設備行業最有可能成為貿易戰的火力集中行業,應該重點防範。
貿易戰對中國經濟可能帶來的損害
從中國方面來說,中美貿易戰一旦出現,短期內難免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穩定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同時還可能給中國施加通縮壓力、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壓力。
首先,中國對美國出口的依賴體現在多個方面。2016年,中國對美商品出口占中國商品總出口的18%以及GDP的4.4%。對美商品出口不僅集中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如玩具、傢俱、紡織的對美出口均占該行業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並且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升級,資本密集型產業如電子機械等對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趕超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對美出口為中國創造的就業機會也不可小覷。根據商務部、海關、國家統計局和外匯管理局共同發佈的《全球價值鏈與我國貿易增加值核算報告》顯示,2012年每100萬美元的對美商品出口可為中國創造59個工作崗位。
此外,2015年中國香港對美國整體出口貨值為3422億港元,其中轉口貨值達到3383億港元,考慮到香港轉口來源地主要以中國內地為主,2015年佔據總轉口額的67%,預計內地通過香港轉出口到美國的份額約300億美元。
其次,中國對美國在技術進口以及融資上也有一定依賴。例如,中國進口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關鍵技術只有美國持有,一旦美國停止此類核心技術的對華出口,可能會對中國的產業供應鏈產生衝擊。例如,因特爾和AMD在個人電腦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國手機絕大多數亦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一旦爆發貿易戰,中國在尋找此類技術的替代時需要一定時間。
除此之外,直接投資方面,過去十年美國對華的直接投資占中國全部FDI的3.3%,筆者估算,十年內美資在華企業雇傭人數累計超過100萬。同時,中國香港由於稅收、法制等軟環境,使得有相當一部分中美投資是通過香港作為“超級連絡人”進行的,包括中資企業對外投資與並購,考慮到2015年中國香港與美國直接投資頭寸高達約400億美元,其中包括很多中資企業對美企業投資以及其反向,因此,真實的中美雙項投資額度可能會高於中國官方統計資料。並且,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融資,貿易戰的爆發亦會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產生不利影響。
最後,估計難以找到美國市場的替代市場。理論上中美爆發貿易戰後,中國對美國的商品出口會轉向其他國家地區,但筆者研究發現,中國主要出口商品中在其他幾大出口國所占的比重已相當之高,進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場佔有率的空間極其有限。例如,對美國出口量最大的電子機械與設備,日本從中國的進口占全部進口的49.6%,韓國從中國的進口占全部進口的40.7%,德國占23.0%,英國占22.7%,消化更多的中國進口相對困難,而非主要貿易國市場的自身需求又相對有限。
基於以上理由,如若中美之間當真爆發貿易戰,短期內可能會給中國造成需求側的巨大衝擊。而經濟增速放緩、失業增加等或許會迫使政策更加被動,也將增加人民幣更大的貶值壓力。而更悲觀的一種情況是,穩增長壓力加大使得政府不得不出臺進一步寬鬆措施,錯失結構性改革良機。
貿易戰對美國經濟可能的損害
貿易戰顯然對雙方不利,一旦引起中國方面的反擊,對美國而言,可能導致“傷人一千,自損八百”的結局。
首先,中國是美國繼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後的第三大出口國。據美國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高達1161億美元,占美國商品總出口的7.7%以及GDP的0.7%。美國對華商品出口不僅包括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如飛機、汽車、電子設備,也包括資源型商品,如原木和穀物。此外,美國2015年對中國香港出口約270億美元,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內地需求。事實上,美國絕大多數的大型跨國公司都視中國為重要市場。
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美國對中國的商品出口為美國創造至少67.8萬個就業崗位,占全部出口創造就業的10%。
中國服務業的出口對美國也十分重要,2015年美國服務業對華出口額高達484億美元,順差為333億美元。根據美國商務部資料,對華服務業出口在2014年為美國創造了27.3萬個就業崗位。
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也是連年增長,2015年錄得80億美元。中國商務部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創造了1.3萬個工作崗位,中國所有對美國投資則創造9萬個工作崗位。同時,誠如上文提到,如果考慮到香港“超級連絡人”的角色,每年有相當多的中資利用香港作為並購和投資平臺,真實的影響會更大一些。
綜上,中國對美出口以及中國對美投資,總計為美國創造了至少100萬個就業崗位,占美國非農就業總人數的0.7%。
其次,美國同樣依賴從中國的進口。美國從中國的商品進口占美國商品總進口的21.3%。其中,從中國進口的機電設備占此類產品總進口的40.8%,從中國進口的機械及機械設備占此類總進口的32.4%。勞動密集型產業從中國進口占比更高,部分行業甚至高達80%。從這個角度來看,短期內找到中國製造的完全替代品相對困難,貿易戰將會推升美國人民的生活成本並提高通脹風險。
最後,雖然全球化對美國勞動市場造成了兩極分化的衝擊,但除非美國對全球所有出口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國家同時進行貿易戰,否則低端製造業的美國回流將難以實現。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