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監:加大銀行不良核銷流轉 降低運營成本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3-03 11:52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稱,增長速度回穩將成為銀行業的長期趨勢。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日前撰文表示,未來一段時期,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可能在金融領域進一步顯現,銀行要加大呆賬自主核銷力度,並借助資產證券化、資產流轉出售不良貸款。
香港《文匯報》報導,尚福林在中國銀行業雜誌撰文指出,可以充分利用呆賬核銷條件放寬的政策便利,加大呆賬自主核銷力度,避免出現高撥備高不良並存的現象;充分利用金融市場參與者的不同風險偏好,借助資產證券化、資產流轉,通過合理渠道向有條件、有意願的投資者出售不良貸款。他提醒銀行業界,既不能幻想不良不暴露,也不能指望通過隱瞞不良、稀釋不良、剝離不良等手段來減輕壓力。
銀監會早前公布,截止2014年12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25%,為4年半高點,較年初升0.25個百分點。尚福林表示,對已出現不良但項目符合產業政策、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長期能夠實現盈利的企業,可通過收回再貸、展期續貸、併購重組等方式,保全銀行債權;還要充分利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和各省陸續成立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渠道,探索不良貸款批量化、市場化處置的有效機制。
他說,目前銀行業貸款存量規模已經很大,但信貸資金流轉速度下降明顯;要加快資金周轉,通過推動企業兼併重組、加強貸款期限管理、推進信貸資產流轉等多種手段,盤活存量貸款。尤其要重點關注產能過剩、低端落後、效益低下的企業中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益,盡快改變「轉不動、退不出」的信貸資金沉澱現象。
他還指出,以往銀行業發展「水漲船高」的便利條件已經不再具備,增長速度回穩將成為銀行業的一種長期趨勢;隨利率市場化程度逐步提高,銀行利差將進一步收窄,利息收入佔比將進一步下降。對此,銀行要降低運營成本,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確保資產和負債之間在總量、價格和期限上合理匹配,要研究向風控要效益;採取有效措施提升資產質量,降低不良貸款佔比,避免不良劇增過度侵蝕利潤的現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