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萬字家書傳家風成就最美家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2-30 11:50
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習近平、劉雲山等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新華社發)
12月12日上午,首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丹東市的婁躍文家庭榮獲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與全國其他300多個家庭一道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和表彰。
據悉,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評選表彰全國文明家庭。
婁躍文:
家書一封抵萬金勤寫家書立家風
在丹東市振興區臨江街道福民社區,有這樣一個家庭,這裡的家長婁躍文喜歡用信函方式與族親、家人們溝通。20多年來,他專注把家庭思想建設付諸筆端,把大量經歷投入到「家風路」工程,給族親、家人寫了百餘篇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信函,約有十六萬字。2013年他出了一本名叫《家風路述函》的書,裡面收錄了這些年他寫給族親、家人的家書。還有一些自創的關於家風的詩詞短句。印刷的300多冊書籍他全部送給了親戚朋友。在這百餘篇、16萬字家書的背後,有着怎樣的故事?說起家信,婁躍文說,是為了父母的臨終囑託。婁躍文老家在吉林,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大。當時婁躍文在部隊工作,他時刻記着母親的囑託。1991年,父親重病,婁躍文回到吉林,守在父親的病床前直到父親離世。跟母親一樣,父親也是一句話:「帶好兄弟姐妹。」處理完父親的後事,婁躍文返回丹東,而家中其餘兄妹5人都在老家吉林。考慮到空間距離遠,婁躍文想到了書信溝通,婁躍文說,中國人有句老話叫「見字如面」。寫信要深思熟慮,更要有條理,更深刻,能反覆閱讀,是思想教育的好方法,便於長期保持思想上深層次的融合,可密切親情增強維繫家族、家人的凝聚力。」於是,在父親去世後的第21天,婁躍文以「繼承父母志教子篇」為題,給遠在吉林的兄妹5人寫下了第一封家書,希望兄妹不要過度傷悲,要繼承父母的優良品格,並教育好下一代。也就是從那天開始,家信成了婁家幾代人的溝通方式。婁躍文作為家中長子,繼承父母遺願,挑起了興家教子重任。婁躍文四弟家的兒子迷戀網絡遊戲,父子倆關係鬧得很僵,四弟的大女兒就給婁躍文打來電話:「大爺,你快勸勸他倆吧。」為此,婁躍文分別給四弟和侄兒接連不斷地寫了十多封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解雙方。最終,侄兒漸漸遠離了網絡遊戲,父子倆的關係也有了很大改善。
為了讓家書真正對族人起到作用,婁躍文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豐富的生活閱歷、工作經驗加上平素掌握的大量知識,為他在寫家書時提供了許多素材。每封家書都會根據受讀者的年齡和知識層次設定,並圍繞一個主題展開來寫,幾個相關主題形成一個系列,潛移默化地在精神上引領家族成員在正確的路上行走。家書也從一開始的一兩頁,到後來的每封3000多字。有對兄弟姐妹如何經營家庭的意見,有對晚輩讀書和婚戀觀的啟發,婁躍文調動起了家族成員共同參與家風建設的熱情,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為家人送上了精神大餐。一開始是婁躍文主動寄家書,如今則是婁家晚輩們打電話邀約,期待家書。在婁躍文的書中,他的堂侄媳羅海濤在回信中寫道:「大叔,雖然我們未曾謀面,但自嫁到婁家之後,我就期待您的每一封家書。每次您的家書到了,我們一家三口都會迫不及待地湊到一起,一起品讀,一起討論,從中汲取營養。您的每一句深情教誨,都讓我們倍感溫暖。」除了給老家的親人寫信外,自己的兩個兒子、兒媳和孫女、孫子,他也是一路引領着成長。自兩個兒子念大學起,每年生日他們都會收到婁躍文寄出的書信。1996年的春節,大兒子的女朋友聶丹梅來到婁家。「那時候都流行長輩給晚輩紅包,當時公公贈送給我一個檔案袋,裡面是他總結並親手撰寫的『人生成功四要素』。」聶丹梅讀後,對未來公公的崇敬油然而生。「這種鼓勵和忠告遠比實物禮物更值得珍惜。也是從那時起,婁家嚴謹的家風開始在我腦海里漸漸紮根。」孫女、孫子出生後,每逢年節,婁躍文送給孩子們的不是紅包,而是一封信,他會適當地為兩個孫輩寫一些鼓勵信和積累詞條。在教育孩子方面,無論是兩個兒子、兒媳還是孫子和孫女,婁躍文始終堅持的是,不嬌生慣養、不溺愛孩子,他常說「挨着勤的沒懶的」,「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告誡孩子們做人做事態度要認真,對於工作要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如此嚴謹的家風,讓他們一家父子、婆媳、兄弟、兒孫關係都分外和諧。全家人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兒孫們都在各自領域開闢了自己的一番天地。在高中任教的大兒子為人忠厚,虛心好學,做事一絲不苟,已是學科帶頭人;二兒子從一名基層交警做起,為人謙虛,恪盡職守,工作勤懇,踏實苦幹,被評為市勞動模範、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大兒媳是社區黨委書記,平時孝敬老人,工作認真負責;二兒媳是一名醫生,仁心仁術,患者交口稱讚;孫子、孫女青出於藍,都順利考入了重點高中,遠在吉林的族人也都工作順利,生活美滿。
為了讓家書的內容與時俱進,婁躍文每天讀書、看報、看新聞充實自己,並把新思想、新理論整理成冊,反覆研讀。生活中也有很多想法和好建議,是婁躍文的妻子提出來的,老倆口經常在一起研究發起一個什麼話題,開一個什麼專欄。在老伴的建議下,他開辦了「探求生存真知家事雜談」、「為人生適時調頻創個性優勢」、「讓心理健康伴你成長」等專欄,老伴是他每封家書的第一讀者。隨著電子郵件、QQ、微信的普及,有人勸過老倆口不必再寫紙質家書了,但他們一致認為家書幾張紙、數行字寄託的是血肉親情、家族根脈,情感的溝通不能用電腦字碼和符號表情代替。每當他了解到家族成員有新的想法或生活中面臨一些問題時,他都會進行超前指導和提醒,以實例和自身經歷分享等方式啟發他們渡過難關。
2013年,他把所有家書集結成冊出版了《家風路述函》一書,收錄了自1991年以來寫給族親、家人百餘封信函和部分親屬的回應文和信件,還有一些自創的關於家風的詩詞短句。印刷的300多冊書籍他全部送給了親戚朋友,並得到身邊很多朋友的認可和追捧。
在「2015年遼寧省最美家庭故事分享會」現場,作為2015年遼寧省十個最美家庭的代表,70歲的婁躍文用百餘篇家書向大家展示了「愛國、睦鄰、和家、敬老、護幼、依德、守法、進取、學習、改錯」10項家風標準。婁躍文說,他的家庭特點是分而不散,遠能近處。家風是民風的具體化,是使民風光大,正風興起的起點,也是重要環節。公民立足家風建設,也是關注社會風氣,重民風也是重視國風,家風連國運。最近,婁躍文又以家書的形式,為家族成員寫了一首叫《再進取》的詩:未求得榮達,時代正風夸。譽高更知短,進取報國家!
(來源:文明丹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