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需要讓新經濟產業成為未來上市公司主體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2-09 15:51
吳曉求
和訊股票消息第12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於9日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本次大會由證券日報社發起並主辦,旨在打造中國證券市場高層對話、分享智慧、創造價值的頂級交流平台。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出席本次會議並做主題演講,他表示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特別是後工業化社會時期新經濟的出現,顯而易見,工業社會有一些產業就可能很難成長起來,那就需要讓一些新經濟的產業按照規則能夠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未來上市公司的主體。
以下為講話實錄:
我臨時改了一個題目,就是少鵬講的「如何構築中國資本市場四方關係新生態」,之前我的題目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新動能」,之所以把題目做了一些調整,是因為最近中國資本市場發生了一些環境上的變化,促使我深入地思考如何構築中國資本市場的四方關係新的生態。所謂四方關係指的是上市公司、投資者、監管者、資本市場服務的提供商主要是以證券公司為代表,這是構成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四方關係。
第一,我們看看上市公司在四方中究竟基於什麼樣的地位,當然上市公司是中國資本市場也是所有市場的基石,因為它是資產的提供者,我們所有人來到這裡都是要配置上市公司的股票或者說它發行的債券。上市公司提供有成長性的證券化金融資產尤其是股票是它最重要的職責,也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基石。什麼樣的上市公司在未來能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基石?當然需要從戰略層面來思考。過去我們從現代工業的理念制訂了發行上市的標準,從而有現在的三千家上市公司,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成就。但是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特別是後工業化社會時期新經濟的出現,顯而易見,工業社會有一些產業就可能很難成長起來,那就需要讓一些新經濟的產業按照規則能夠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未來上市公司的主體。中國的資本市場未來是要構造成一個全球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是資產配置中心,也就是說這種資產是有可預期性,可成長性,可能短期是虧損的。可見,讓什麼樣的上市公司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主體,我認為未來是可預期的。
第二,市場的投資者。它和上市公司形成了兩極,它的資產主要是讓投資者購買,金融脫媒的趨勢促使了這種經營結構的變化,使得很多投資者不會把資金投給商業銀行,購買雖然有些風險但是收益率相對比較高的證券化的金融資產,雖然它們也會配置債券類的資產,但也有一定的比例是必須配置權益類的資產。對投資者的保護成了各國法律的基石和標準,如果投資者的權益利益得不到保護,這個市場將會沒有任何發展。你可以從各個法律的演變歷史來看,尤其是美國的證券法各種圍繞資本市場的法律歷史演變來看,多數朝着如何保護投資者利益這個方向發展。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國會通過了《多德弗蘭克法》,從1933年的《證券法》、1934年的《證券交易法》,從資訊披露的角度維護投資者的權益。
投資者一個很重要的趨勢,向機構投資者方向發展,改變投資者的結構,也是一國資本市場成熟的重要標誌。機構投資者在發展過程中有各種形態,這種形態在不斷創新。我們對資本市場的很多創新要給予重視和包容,資本市場無論是制度創新、產品創新、機構創新,都是資本市場生命力的來源,沒有創新就沒有資本市場的今天。我們要隨著創新的進展,我們所有的規則、法律要跟進,不可能用過去落後的規則、法律、理念去管控不斷創新的業態,這是我們一個基本的理念。
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我們第一個必須要遵守法律,要遵守市場的規則,我們必須熟悉這些規則,可能這些規則或許有些落後,遵守規則變得非常重要。只要是投資者,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這也是遵從了現有的法律和規則,只要他沒有虛假交易、內幕交易、欺詐交易、操縱市場等一系列違規違法的交易行為,只要按照慢步走的規則,我認為都是適當的。我說這個話大家可能聽得出來,中國資本市場的機構投資者發展是我們要保護提倡的,我本人也非常反對資金規模非常大的機構投資者從事短期交易,因為它擾亂了市場的預期,或許沒有違法,如果沒有虛假交易,沒有內幕交易,也沒有操縱市場,那你不能說這種短線交易是違法的,但是作為資金規模很大的一個機構投資者,無論這個機構投資者是什麼業態,我不太贊成它的短線交易。但是如果說它進行一個相對長期的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我認為應該肯定,應該和其它的投資行為是一樣得到法律的保護。這裡面有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關係,有一些金融資本可以進行這類資產的配置,但它是否一定要成為實際控制人從而改變這家公司的管理結構和方向,除非它有借殼上市的動機,在一般情況下只有瘋子才會說我要換結構,這是不理性的,你的目的不是賭氣也不是瞎玩,你的目的還是要讓你的財富增值,雖然這個財富是管理他人的財產,那也是要對他人財產負責,不是到這兒來遊戲人生的。雖然從資本市場的原理上來說,我可以改變它的管理結構,但是從它的投資價值取向來看這是有問題的。這個反應我們管理監管上的真空,說實話,很多資金是需要資產配置的,特別資金規模很大。
比如我們說險資,怎麼去配置資產,實際上面臨很大的問題。中國經濟出現一定的下行,對實體經濟的直接投資應該說風險比較大,幾乎所有的實體經濟產業都出現了產能過剩,供給側改革就是要提高供給的效率,讓產能和需求能夠平衡,顯而易見對這裡面的直接投資應該是有風險的。險資規模這麼大,美元和美元資產也許法律不允許,第二也做不到,第三我覺得也沒必要,因為人民幣未來還是有很好的預期。讓它再買什麼呢?買債券。債券收益率現在非常低。放在銀行,那是不負責任的做法。當然也不能買房子,老百姓(603883,股吧)有點錢買一套房子可以理解,最後發現有一塊流動性比較好同時還是有投資價值的一塊很大的市場。在過去相當長時間,人們忽略了這塊優質資產,老是說它有巨大的泡沫,把它風險妖魔化,事實市場不是這樣。有些人突然發現這裡面有很多東西,所以進來了。我們整個資產池裡面出現了嚴重的短缺,對於這些大資金來說沒有很好配置的東西,反映了中國金融市場化改革的進程是非常緩慢的,我們金融創新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特別是在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可以自由配置資產方面做得太差,我們的行動太緩慢,對融資者提供的融資服務也沒有足夠的創新。如此等等,這些東西都需要市場化改革。這是關於投資者。有些我們還是要保持警惕,對它的創新對它的進入還是持歡迎的態度。
四方的第三方,監管者。監管者本質上是提供服務的,我個人認為監管者不應該傲視天下,本質上是如何構築資本市場堅實的法律基礎以及良好的公平的市場秩序規則,以及如何保持市場足夠的透明度,讓投資者在足夠的透明度環境下來享受到公平公正的環境。我個人認為,這是它的天職,這是市場發展的重要前提。同時這一系列的規則要符合資本市場的天性特徵,資本市場天性的特徵就是透明度,足夠的透明以及在公平的環境下進行投資,沒有欺詐,同時要容忍某種意義上甚至要促進它的創新。改革和創新在這個領域裡面太多,從發行制度開始到交易的方式,我們經常說註冊制,交易方式正在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日新月異地進步,比如程序化交易。當然程序化交易要審時度勢加以把握,讓它不要破壞市場的秩序,但是我們的管控又不能夠約束新技術在資本市場特別在交易領域的發展,就如同互聯網金融在整個金融中你不能約束它一樣。還有資訊披露、退市、併購重組等等這些方面首先要思考資本市場天性的要求是什麼以及它是否符合透明度的要求,這些變得非常重要。這是關於監管者。
第四方,資本市場為投資者提供服務的一系列中介,以證券公司為代表。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的交易服務和財富管理服務,對他們來說,技術變得非常重要,透明度也非常重要,尤其以財富管理、功能為主體的資本市場金融機構,透明度變得特別重要,比如基金管理公司,我們不可以出現老鼠倉行為,為什麼中國的機構投資者特別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財富管理者為什麼有時候難以發展?很多案件告訴我們,它的公信力問題。對於這類機構來說,杜絕內幕交易,提高公信力是最重要的。
如果懷着發展資本市場的理念,懷着構建全球金融中心的目標,我們的四方關係進入良性權責分明的階段,在法律規則的框架下運行,同時要有創新的思維,我認為中國資本市場一定會有一個很大的發展和光明的前途。
我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