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彈性機制有助於匯率均衡平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1-17 10:16


張莫

人民幣匯率最近“跌跌不休”的走勢牽動了整個金融市場的神經。11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592元,連續第九個交易日下跌,且再次創下了近8年的新低。而截至當日16:30日盤收盤,人民幣即期匯率報6.8700。


不論是中間價,還是市場即期匯率,人民幣匯率距離“7”這一關鍵心理點位都漸行漸近。此輪人民幣貶值最重要的幕後推手之一無疑是美元升值。事實證明,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這一事件只是暫時性地重創美元。隨著美國大選結果的塵埃落定,市場不確定性因素消失,美聯儲加息預期再次強化,美元反而較此前更為強勢。16日,美元指數再次站上100大關。大部分市場人士預期,美元的持續走強將給人民幣下一步的走勢形成較大壓力。

除了美元因素之外,貶值預期的自我實現也助推了此輪貶值風潮。一些分析文章稱,伴隨著人民幣在今年10月正式加入SDR(特別提款權)籃子貨幣,中國的貨幣當局已經有意減少對市場的干預,而為了支撐中國經濟,對人民幣貶值的容忍度也有所提升,監管部門的“放任”一定程度上使貶值預期有所升溫。

貨幣當局對人民幣匯率究竟設置了一條什麼水平的底線?市場人士並不能知曉。而就算存在這條底線,它也與整個國內的宏觀經濟以及國際的金融市場環境密不可分,從而處於不斷調整的過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從去年“811匯改”至今一年多的時間內,貨幣當局正在逐步朝向更為彈性的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邁進,期間伴隨著嚴格參考“一籃子貨幣+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的逐漸完善,市場力量對匯率的決定作用正在加大,而此輪人民幣的貶值也可以看作是這一市場力量加大的必然結果。從短期來看,市場力量加大必然強化內部和外部市場的共振,放大匯率的波動幅度,但長期來看,這一更為彈性的匯率形成機制才能保證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穩定,避免因機制透明度不足而造成的過度恐慌和市場混亂。

從去年“811匯改”至今年年初,人民幣匯率曾經歷了一輪比較明顯的下跌,而今年年中至今,雖然人民幣匯率仍然呈現貶值跡象,但是以金融機構和企業為代表的市場主體則很少出現上一輪暴跌時的恐慌情緒。究其原因,正是更為透明和市場化的中間價形成機制讓市場主體得以更好地預判匯率走向,避免了因“不可知”而造成市場異動。

更具彈性的匯率形成機制才是人民幣匯率長期保持平穩的根基。央行日前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再次強調,“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這一表態表明,貨幣當局追求更為市場化和彈性的匯率機制。

不過,需要注意,“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不等同於放任和不干預,在必要的關鍵時點,貨幣當局需要也必須要出手引導市場預期,尤其是引導除了機構和企業主體之外的個人主體的預期,避免單邊貶值預期強化和蔓延所帶來新的不穩定。實際上,如何在“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之間取得平衡,這考驗貨幣當局的智慧。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連續長上影

#高盈餘高毛利

#營收創高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