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雙十一」玩謝了傳統零售店? 馬雲:無心「打死」他們!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馬雲主導的「雙十一」又打了一場完美的仗,今年的「雙十一」錄得1207億元人民幣銷售額,又創新高!「雙十一」歡樂的背後,有多少人愁呢?告訴你。百貨店等傳統銷售渠道陷入苦戰,網上購物能否拉動消費整體,正在受到關注。

據《東方日報》報道,2016年7至9月國內生?總值(GDP)實際增長率為6.7%,中國經濟表面上正在恢復平穩。但實際主要靠房地?泡沫和小型車減稅政策支撐,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幾乎稱得上唯一的積極因素是維持2位數增長的個人消費。

尤其是電子商務保持30%以上增速。調查公司艾瑞諮詢預測稱,2016年電子商務市場將達到5萬億元,比2015年增加32%,到2018年將達到7.5萬億元。在2015年雙11,阿里巴巴成交額達到912億元,比上年增加60%。2016年雙11的增幅將成為今後互聯網市場增長的鏡子。但僅憑電商難以準確掌握個人消費的動向。從百貨店和超市的銷售額低迷可以看出,特別是城市地區的消費正在趨向飽和。

馬來西亞大型百貨店百盛商業集團出售了經營低迷的北京的商業設施。此外,伊藤洋華堂也在縮小北京的店舖網。餐飲巨頭美國百勝餐飲集團剝離了中國業務。背景是各公司均認為難以維持此前的商業模式。


實體店的衰退開始於「電腦城」。電腦城在各地迎來關閉潮是在2015年初。上海徐家匯的「太平洋數碼廣場2期」結束了營業,舊址已開始建設新的商業設施。而在相鄰的「美羅城」,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店舖也在撤退,將替換為餐飲店和服裝店等。

最初有分析認為,「電腦城」關閉只是因為熟練使用電子設備、對價格敏感的年輕人從實體店轉向了電商網站。但是,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的銷售情況開始放緩,聯想和華為也陷入困境。在人口增長速度愈來愈慢的中國,電子商務能否一直推動整體的消費?僅憑雙11的狂歡,或許難以預測中國的未來。

對於市場的看法,《財華社》記者在深圳採訪「雙十一」,引述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的回應,阿里無心「打死」中國的傳統零售,而是倒逼傳統零售進行改革。又表示未來兩年電商依舊會高速的成長,但並不會長久,需要線上線下、物流、數據等各方面結合締造出的新零售模式才可以讓電商與傳統零售攜手並進,否則「雙十一」、電商、傳統零售都走不遠。

他說,「就像我們對中國傳統零售行業要不斷的鞭策,不斷的倒逼他們他們改革,把他們搞癱不是我們職責和目的。」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上升三紅K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