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擴:經濟企穩的基礎不穩固 下行壓力不小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27 15:40
「2016中國金融年度論壇」於10月27-30日在北京舉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在本次論壇上表示,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確實在增多,然而經濟企穩的基礎不穩固,下行壓力仍然不小。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經濟增長的新動力(310328,基金吧)還沒有真正形成,經濟進入新常態,最大的特點就是傳統的動能失去優勢,需要通過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
第二,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進程也不太盡如人意。進入新常態除了要培育新動能,我們非常關鍵的還是要解決過去基本的矛盾,我們經常說的市場要出清,才能夠輕裝上陣。
第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條,我認為是改革的進展也不太盡如人意。現階段觀察經濟增長是否獲得可持續和比較穩步的基礎,最重要的一點要看我們的改革是否取得突破,是否基本建立起能夠引領新常態、支持新動能的體制和機制。
以下為文字實錄:
張軍擴: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再次參加中國金融年度論壇,這次論壇的主題剛才宋敏講了全球金融發展新格局,我想從當前發展和改革的形勢方面談一些個人的看法,為大家研究分析金融體系提供一些宏觀的背景。
我發言的題目是「引領新常態,從根本上要靠改革」。大家知道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綜合各方面的情況來看,我認為當前的形勢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一句話是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確實在增多,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另一句話是經濟企穩的基礎不穩固,下行壓力仍然不小。下一步的關鍵是要保證經濟前提下,下大力氣推進改革,為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奠定體制和機制的基礎。
首先,為什麼說積極因素在增多,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呢?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個方面,增速,增長的速度、回落的幅度在狹窄,呈現企穩的態勢,比如說近年來GDP的增速一直處於回落狀態,去年四個季度的增速分別在7.0%、6.8%,今年前三季度都是6.7%,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速也趨於穩定,一季度是5.8%,二三季度都是6.1%。
第二個方面,需求也在改善,8月份和9月份當月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了8.2%和9.0%,增速連續兩個月都有所加快。特別是民間投資增速也有企穩的態勢,前三季度平均增長6.5%,增速前三季度出口是下降1.6%,進口下降2.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了2.4個百分點。
第三個方面,企業的效益在改善。1—8月份規模以上的利潤同比增加6.4%,比上半年加快了2.2個百分點。
第四個方面,預期也在改善,9月份制造業的PMI是50.4,與上月基本持平,從分項指標來看,生產指數、原料購進指數、新訂單指數,這些都處於擴張期。
我個人認為這四個方面是比較重要的判斷經濟形勢增速需求狀況、效益狀況,以及預期的情況,說明情況確實在好的方面在增多,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另外為什麼說企穩的基礎仍然不牢靠呢?也要從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還沒有真正形成,還沒有發揮好的作用,經濟進入新常態,最大的特點就是傳統的動能失去優勢,需要通過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可以說增長新動能是否基本形成,是否具有比較牢靠的基礎,這是我們判斷經濟是否進入一個穩定的狀態的最重要的因素。當前增長積極因素增多,無疑是由我們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取得成效的一個因素,這個因素的反映。包括我們新產業、新業態的快速發展,包括我們去產能、去庫存取得的一些成效,對市場供求狀況產生了有利的影響。但整體來看新動能還不強,還沒有能夠在增長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經濟企穩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需求刺激的結果,包括比較大力度的政府基礎設施的投資和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支持,以及被房地產這方面所帶來的拉動的作用。
第二,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進程也不太盡如人意。進入新常態除了要培育新動能,我們非常關鍵的還是要解決過去基本的矛盾,我們經常說的市場要出清,才能夠輕裝上陣。為此,去年政府確定「三去一降一補」的工作,發布了一系列的實施細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在看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問題仍然不能突出,任務也比較大。由於結構調整、優化升級是一個瘦身和強身並重的過程,當新的增長動能不足以發揮主體作用的時候,老產能也不可能順利地淘汰。另外,去產能也需要把政府力量和市場力量比較好地結合,可能才能取得比較切實可持續性的效果。
第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條,我認為是改革的進展也不太盡如人意。現階段觀察經濟增長是否獲得可持續和比較穩步的基礎,最重要的一點要看我們的改革是否取得突破,是否基本建立起能夠引領新常態、支持新動能的體制和機制。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說現階段我國經濟仍然具有中高速增長的動力,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界都非常贊成這個觀點,我認為也是毫無疑問的,確實具有中高速的增長潛力。但是問題在於這個中高速增長的潛力不是會自動實現的,不是高速增長之後自動地就會進入中高速的狀態,而是需要我們通過改革、通過體制的調整去爭取如果改革跟不上,中高速增長潛力就不可能會實現。如果那種情況出現,也不能排除我們可能會陷入長期徘徊的中等收入陷阱的狀況。
我想在這個地方給大家舉幾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比如說投資需求方面,現階段我國城鄉基礎設施投資潛力依然是非常大的,這也是說我們現在具有中高速增長潛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比如說農村道路的硬化、垃圾污水處理,農村危房改造,農村水利設施等等。如果能夠在農村建設用地,特別是宅基地方面取得進展,不僅有可能獲得比較豐富和可持續的資金支持,就有可能充分釋放這方面的投資需求潛力,否則這方面的目標很難實現。
再比如消費需求方面,我國居民每年要花一萬多億人民幣在國外消費,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問題主要在於我們的產品質量、安全標准跟不上消費的需求。如果我們能夠在見諒安全標准、在監管的有效性方面能夠在改革方面取得進展,產品安全質量標准能夠有所提升,我想這方面的消費需求的潛力也會大大地發揮,至少把這部分需求能夠拉回到國內。
再比如供給方面,有企業家說在一些制造業領域,我國產品綜合成本比美國還高,最近我到東莞調研,在東莞、深圳都在說這個事情,有個企業到美國去投資了,特別是佛山那邊,包括陶瓷的做瓷片的企業,說明這個產業在美國的投資成本就是要比中國低,我們高在什麼地方呢?不是高在勞動力成本上,我們勞動力成本相當於美國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關鍵是資金物流等等方面,特別是每一筆都算上,天然氣這種情況、電的情況、資金成本的情況,而我們的成本確實比美國高。而要降低這些成本,關鍵是要靠改革、靠市場市場競爭,這些方面不用具體講。
還比如現在鼓勵創新發展,但是創新發展很多方面也需要通過改革來提供市場需求的支持,創造市場需求的環境。比如說通用航空,比如說一些新型的治療,比如說干細胞治療這樣一些調研當中也有這樣的反映,如果沒有改革的支持,這個需求環境、需求潛力有很難釋放,創新發展也很難有比較好的制度環境。
因此,下一步的關鍵還是要在保持經濟基本穩定、民生繼續改善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之下,着力推進改革。應當說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領導集體改革決心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改革進行了比較全面的部署。應該說三中全會以來,各項改革也在全面推進,在不少領域也都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特別是在簡政放權、改進服務等等這些方面。但現在其實也存在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改革部署比較多、舉措比較多、文件發得比較多,而取得的成效卻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在一些我們覺得比較重大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這些方面進展還不盡如人意。這里面金融改革進入深水區,難度在加大的問題,也有在改革的具體途徑、方法、方式方面存在問題,所以我覺得下一步深化改革可能着力要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才能夠真正使得改革取得實際的進展。
第一個關系,在改革的內容上既要推進供給側的改革,也要推進需求側的改革。這兩個方面的改革都是非常需要的,需求前的釋放也是需要改革推進的,像剛才說的投資需求潛力,很多方面也是需要宅基地改革、制度改革、監管制度改革釋放這方面的潛力。
第二個關系,在供給側結構改革當中,重點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結構調整優化的過程本質上是一個市場優勝劣汰的過程,什麼產能是過剩產能?什麼企業是僵屍企業?都不是靠政府官員來定的,而是一個市場選擇的過程,我們政府要正確地發揮作用,就是要嚴格執行環保質量安全標准,管好就業、管好系統性風險,其他的事情由市場來解決。
第三個關系,在改革推進的方式上要處理好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系。現在有很多重大的改革,當然頂層設計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很多方面它需要實踐的探索,否則一些重大的改革就可能會陷入爭論,很難突破。如果通過時間探索出來的改革,也許就能探索出一條能夠突破的路子來,比如說像宅基地改革這樣一些重要的改革。
最後一個關系,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其實也不光是干部人事,在很多方面處理好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的關系,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和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的關系,不論是穩增長還是調結構都需要充分發揮廣大干部的積極性。現在從中央部門到地方政府各級干部不敢干、不願干、不會干的問題比較突出,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我們之前的這些改革,包括我們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設方面,約束方面的制度比較有力量,做得比較多,而激勵方面相對不足。通俗地講,後門關得比較緊,前門沒有充分地打開,從而使得一些出現了不敢為、不作為的問題。這個包括比如說在一些公務員改革制度方面,國企干部的薪酬改革方面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習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提出三個區分開來的手的要求,保護那些五作風正派又敢作為的干部,所以我們覺得下一步的改革可能在破舊的同時要立新,在加強約束的同時要加強激勵。只有這樣,才能把大家的積極性真正調動起來,把改革真正推向深入。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