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非壽險投資產品市場集中 風險管理能力待提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18 13:41
畢馬威中國2016年10月18日發布了《非壽險投資型產品發展介紹與風險應對》報告,報告回顧了國內外市場上非壽險投資型產品的發展歷程,並分析了非壽險公司面臨的發展挑戰。
近年來投資型保險產品在國內發展迅猛,除了人身險中的分紅、萬能和投連險外,非壽險投資型產品也逐漸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按照投資部分收益是否約定,非壽險投資型產品可分為預定收益型(固定利率或聯動利率)和非預定收益型兩類產品。目前國內市場上共有8家公司在銷售該類產品,主要為聯動利率的預定收益型產品,呈現出產品期限較短,繳費方式單一,種類不夠豐富,產品附加特征少,銷售渠道有限等特點。根據各家公司披露的年度報告數據,截至2015年12月31日,非壽險投資型產品的投資部分存量規模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並且市場集中度很高。
報告指出,我國於2000年首次出現非壽險投資型產品,由於發展歷史較短,經驗較為缺乏,而歐美地區並未流行此類業務,因此國際可借鑒經驗主要來自於日本和韓國。投資型非壽險產品在日本呈現產品組合多樣化,產品種類豐富,期限跨度大,固定收益承諾高等特征,但過高的固定收益在經濟下滑周期給保險公司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韓國汲取了了日本保險業的歷史教訓,通過開發聯動利率型產品,較好的規避了利率風險。
畢馬威中國保險業主管合伙人李樂文表示,「與日韓相比,中國的投資型非壽險產品呈現出期限較短,產品組合種類不夠豐富,繳費方式單一,產品附加特征少,銷售渠道有限等特點。但可以從近些年我國產品開發的演變中看出,該類產品正在不斷完善當中,產品期限最高也可達到10年,產品組合方式開始突破單一的家財險,部分產品提供保單貸款,銷售渠道出現網銷等方式。」
此外,非壽險投資型產品中占主流地位的預定收益型產品與壽險中的萬能險既有相似之處,也存在着一些差異。總體而言,萬能險的產品形態更為靈活多樣,產品收益更高,更受到市場的歡迎,但對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也帶來了更多挑戰,其發展過程也對非壽險投資型產品存在着一定的借鑒意義。李樂文指出,「結合國內外的發展比較,我們認為非壽險公司可以在未來通過豐富產品形態特征、拓寬營銷渠道、提升投資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等手段,更穩健的發展投資型非壽險產品。」
從產品監管層面,報告認為非壽險投資型產品的發展受到監管政策和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很大。畢馬威中國精算服務合伙人黃博表示,「監管對於非壽險投資型產品前端的市場准入和產品開發控制較為嚴格,但在後端的償付能力暫未作出明確規定。我國目前步入低利率時期,且存在着利率中樞繼續下行的可能性。盡管監管已經限制了投資型非壽險產品的收益率水平,但這類產品在資產配置上仍舊存在着一定壓力。」
此外,報告指出非壽險投資型產品面臨投資、承保、費用、退保、銷售誤導、流動性等多重風險。對此,報告提出了幾點可考慮的應對措施,包括增加產品多樣化、開發較長期限的產品、增加期繳的繳費方式、豐富投資賬戶的種類、提供保單貸款選項、加強投資能力建設、加強資產負債管理、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拓展營銷渠道等。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