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一帶一路」與東盟經濟共同體對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14 09:10


新加坡尤索夫東南亞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趙洪撰文指出,東盟於2015年11月在「東盟經濟共同體2015發展藍圖」的基礎上,發布了「東盟經濟共同體2025願景」,提出要將東盟打造成一個具有競爭力、創造力和高度凝聚力的一體化經濟體,提升東盟在全球經濟領域中的角色和地位。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東盟要實現這些目標,還面臨艱巨挑戰。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首先,東盟須縮小成員國間的發展差距。東南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度不平衡,並且差異極大是不爭的事實。不少分析人士都認為,東盟的團結和維持其區域合作中心地位,最大的挑戰不是其他,而是東盟組織內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由於成員國間存在巨大的發展差距,加之缺乏穩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東盟作為一個經濟體,很有可能發展成相對分割(老東盟六國與新東盟四國)而不是一體化的整體市場。

其次,東盟國家需要創新增長方式。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多數東盟國家實行自由貿易,發展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而逐漸融入全球經濟。東盟國家因而成為全球制造業供應鏈中零配件的重要生產基地。但東盟也因此嚴重依賴歐美市場。鑒於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和歐美出現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趨勢,東南亞地區原有的基於工業生產鏈和出口貿易為主的增長模式,正面臨挑戰。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亞洲國家需要創新經濟發展方式,尋找更加適合亞洲國家的區域合作模式。

再次,東盟需要強化其在東亞區域經濟合作中的領導地位。東盟自1990年代初,開始參與引領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事務,通過APEC論壇推動各國開展經濟對話,也通過東盟地區論壇和東盟防長擴大會議,促進地區政治安全討論。東盟作為一個區域組織,還通過10+3機制推動中、日、韓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通過10+1機制加強與中國的對話與合作。


但自1990年代末尤其是2010年以來,隨着東亞區域合作模式的改變,東盟作為東亞區域合作領導者的動力似乎在減弱,其中心地位在下降。雖然東盟致力於建設東盟共同體,來維持其中心地位,但外界始終懷疑這個共同體能否像其他一體化組織那樣,形成高度的同質性、統一性、內聚性、機制性和整體性。

由於東盟發展面臨以上挑戰,東盟領導人有必要超越目前所實施的一體化措施,這些措施主要還是東盟經濟共同體2015年願景所強調的消減關稅壁壘、修建基礎設施等。

「對接」的合作趨勢

換言之,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上,東盟不應只重視貨物和資本的自由流動,更應重視更高層次的合作,包括政策協調和創新經濟增長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東盟更應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及其他區域合作框架(包括TPP、RCEP),進一步融入中國經濟及其他大國的經濟發展之中。這種融入與互動,有助於促進東盟作為一個強競爭力的經濟體的發展和崛起。

在這幾年「一帶一路」的討論中,出現了不少與政策有關的新概念,「對接」就是其中之一。如在最近的中俄關系中,有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在中歐關系中,有「一帶一路」與歐洲戰略投資計劃對接;在中印關系中,則有「一帶一路」與印度的「季風項目」「香料之路」對接。「對接」強調的是政策溝通、協調與創新,是一種互動過程,可以化解「一帶一路」倡議與別國的類似戰略或者政策的沖突,並與別國的類似計劃進行合作。

無疑,「一帶一路」與東盟經濟共同體發展戰略的對接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這即是過去中國-東盟經濟合作發展的結果,也是未來雙邊經貿關系進一步拓展的方向,更是東盟經濟共同體發展的新動力(310328,基金吧)。

具體而言,「一帶一路」與東盟經濟共同體對接,可在國家和區域兩個層面進行。在國家層面上,中國可與東盟單個國家,就產能合作、項目投資加強政策協調。東盟國家正在積極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對外來資金、設備、技術有迫切需求。中國具有向柬、老、緬、越四國轉移部分優質產能的潛力,中國政府也將此作為既能化解國內產能過剩,同時又能滿足東南亞地區對投資和技術需求的有效途徑。

但更重要的是,中國要更多的「消化」這些國家日益增長的工業生產能力,鼓勵其制造業發展。只有當這些國家需要乃至於依賴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時,「一帶一路」才具有生命力並可持續發展。

從目前情況來看,在與一些東盟國家層面的對接與合作已有明顯成效,無論是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項目的啟動建設,還是中馬「兩國雙園」,中泰、中柬、中越、中老、中印尼等多個產業園的合作開發,都實現了與當地發展項目和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中國還應加強與其他東盟國家的政策溝通與合作,確定哪些產業屬於它們急需投資發展的民生項目,哪些屬於它們需要自身投資培育發展的基礎工業。

在地區層面上,「一帶一路」可與東盟經濟共同體發展願景相對接。「一帶一路」的重點是促進中國與歐亞之間的跨地區、跨大陸的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可與東盟經濟共同體2025願景中的「提升互聯互通、加強部門合作」的發展方案對接,包括「東盟一體化大計劃」「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等等,探討共同制定東亞和亞洲互聯互通規劃,推動區域互聯互通水平邁上新台階。

但應該說,「一帶一路」與東盟經濟共同體的對接,不僅僅是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問題,更應包括宏觀政策(包括經濟政策、區域合作與增長方式)溝通與協調。盡管「一帶一路」倡議具有潛在的地緣經濟和政治影響力,但總體上仍是一個以經濟為主、文化為輔的倡議,在實質推進過程中,與東盟的政治和安全議題關系不大。從發展中國-東盟關系、推動東盟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的角度看,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和區域合作模式創新尤為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希望東盟作為一個組織,能就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盡快達成一致立場,與中國在區域經濟合作及全球治理問題上,實現更多的政策協調與互動合作。(文章來源:聯合早報網)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