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席勒本益比指標高估了美股風險?修正後估值低於07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06 16:33


MoneyDJ 新聞 2016-10-06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知名經濟學教授席勒 (Robert Shiller,見圖) 曾在 2000 年出版的《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一書中直指美股太瘋狂,2005 年又在該書修訂版中警告已有泡沫,連續兩次一語成讖,他用來判斷美股昂貴與否的「標普 10 年週期調整本益比」(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to-earnings ratio, CAPE)也因此擁有不少粉絲。(圖片來源:世界經濟論壇)


CAPE 是以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股價除以過去十年來的 GAAP 每股盈餘平均值來計算。CAPE 近來已創 2007 年新高,令人擔憂 08 年全球金融海嘯恐再次重演。不過,最近的研究顯示,CAPE 可能高估了股市風險。

華爾街日報 5 日報導 (見此),向來以看多美股著稱的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著名財經教授 Jeremy Siegel 指出,在 08 年金融海嘯後,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GAAP) 進行了大幅修改,以此原則計算的每股盈餘會比較低,使 CAPE 遭人為拉高。

若以席勒的方法來算,CAPE 目前來到 27、創 2007 年以來新高,也遠高於去 50 年的平均值 20,僅有 2000 年達康泡沫破滅、1929 年華爾街大股災的前夕,CAPE 才比現在高。

為解決 GAAP 經常修正、導致每股盈餘失真的缺點,華爾街日報決定以美國商務部統計的全體美國企業稅後盈餘、和聯準會 (Fed) 統計的美股市值來計算 CAPE。

結果發現,修正後的 CAPE 目前僅有 19,略高於過去 50 年的平均值 17,但遠低於達康泡沫時期的 39 和 2007 年金融海嘯前夕的 24。

到底要如何定義泡沫?眼光神準的投資大師 Jeremy Grantham 則認為,比長期平均值高出兩個標準差,就進入泡沫範圍。MarketWatch 文章估算,標準普爾 500 指數再漲 10%,將符合 Grantham 的泡沫定義,呼籲投資人減少美股曝險,分散資產配置。

MarketWatch 專欄作家 John Coumarianos 8 月 25 日發文稱,Grantham 是資產管理機構 GMO 創辦人,用托賓 Q 比率 (Tobinˋs Q ratio) 和席勒本益比 (Shiller P/E) 估算市場價值。MarketWatch 作者用此一方法,推算席勒本益比的長期均值為 16.7,若高出一個標準差為 23.3,高出兩個標準差為 29.9。目前標普 500 的席勒本益比為 27.3,要達到兩個標準差,標普 500 需漲至 2,400 點,約比當前水準高出 10%。

兩個標準差之說或許過於武斷,2008 年的美國房市泡沫高到 3.5 個標準差才觸頂。不過 GMO 研究的 34 個兩個標準差案例,最後全都回歸均值,意即市場不敵地心引力,從極高水位下滑,回到平均值。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