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老村莊 新「顏值」 走在鄉村的小路上——記者一線走訪記(三)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15 13:00


農家門前新景象村民家的庭院鮮花簇擁村民家的院落干凈整潔鄉村巷道干凈了,房前屋後整潔了,農家庭院變靚了……

前些日子,記者跟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農村保潔辦公室主任霍迎傑走進核桃莊鄉的安家村和李二堡鎮的寺兒莊村,這里雖然沒有白牆青瓦,但干凈整潔的村道和農家庭院,處處都有淡淡的花香撲鼻而來,讓這些古老的村莊煥發出新的景象。

核桃莊鄉安家村是該鄉今年的衛生保潔示范村,共有5個合作社、186戶,村里的保潔工作做得十分干凈亮堂,而且這種習慣已經成為家家戶戶的自覺行為。

安家村正在清掃村道的保潔員冶廷全指着村道邊一簇開得正艷的月季花說,農村保潔工程實施以來,村巷道變干凈了,這些月季花就是農戶主動從自家院內移栽出來的。


當然,這樣的熱情無獨有偶。走進安家村冶廷華家,精神矍鑠的回族老人冶廷華正提着水壺給盆栽花卉澆水。屋前的花園內鮮花爛漫,一棵桃樹上結滿果實,屋檐下的水泥地坪上擺放着七八盆五顏六色的盆栽花卉,一陣微風吹過,淡淡花香沁人心扉。

冶廷華老人笑着說:「農村保潔工程確實讓村莊干凈多了,以前走在巷道里,羊糞和亂扔的柴草垃圾到處都是,現在啥都不看見了,干干凈凈,大家走在路上心里舒坦啊。」他還指着家門前村道邊的幾株綠樹說,這些都是他自己栽上去的,現在都成活了,眼前綠瑩瑩的多好看啊!

據了解,民和縣農村保潔工程實施於2014年,縣委、縣政府的目標是「一年求突破,兩年見成效」,到第三年要覆蓋全縣312個村。

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首要的問題就是解決農村「六亂」,說具體點就是解決農村存在的柴草亂放、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畜禽亂跑、房屋亂建等陋習,拆除村莊巷道內的廁所棚圈等嚴重影響村莊空氣環境的污染源和影響村容村貌的殘垣斷壁,解決村莊農田的「白色污染」,做到村莊干凈整潔,空氣清新,農田周邊無白色垃圾。

為確保該項工程的落地開花,民和縣建立了一支責任性強、熱情高的農村保潔隊伍,將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工程運行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和鄉村公用經費,村莊生活垃圾實行「戶清掃、村(社)收集、縣(鄉)處理」的管理模式,並建立農村環境衛生常態化保潔管理機制,改變了農村的整體面貌,實現了新農村新面貌,老村莊也有了新「顏值」。

走進星級文明保潔戶安得錄家,映入眼簾的不僅是一塵不染的庭院地坪,還有花園內五顏六色的月季花,芬芳宜人,安得錄的妻子楊桂香正坐在花園邊的台階上做着針線活。她說,她非常喜歡花,這些月季花有的是從馬場垣鄉的親戚家帶來的,有的是從縣城買來的,有的是剪枝扦插的。而更讓她點贊的還是保潔工程帶給村里的新變化,不論是站在家門口,還是走在巷道里,眼前干干凈凈、亮亮堂堂的。

如今,民和縣農村保潔工程遍地開花,已覆蓋了全縣所有村莊。截至今年,全縣用於支持農村保潔工程的投資累計達到3450萬元,共組織專業隊120個,聘任農村保潔員962名,累計清理亂堆亂放9200余處、垃圾1.8萬噸、渠道42公里,拆除廁所和棚圈918間、殘垣斷壁4000米,建成垃圾堆放點496處,整修花園1300余處,拉置網圍欄6000米,修建垃圾池1100個,配置手推保潔車668輛、垃圾桶2535個,投放垃圾箱120個,配備保潔車11輛。

在集中整治農村「六亂」、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該縣還注重綠化美化建設,着力提升農村保潔工程的品牌效應,注重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讓村莊不僅凈起來,更要美起來,營造更加宜居的農村人居環境。據縣保潔辦負責人霍迎傑介紹,目前全縣已打造保潔工程示范村40個、示范鄉鎮7個,在村道、整修的花園及空閒地種植八瓣梅、萬壽菊等花卉種子700公斤,栽植白楊、金絲柳、丁香等樹種1.5萬余棵。

今年,民和縣還在原有50個美麗鄉村的基礎上,再打造25個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的高原美麗鄉村。同時,本着建新村、見新貌的目的,該縣在高原美麗鄉村建設中更加注重村容村貌整治,重點將實施村莊綠化、凈化、美化工程,搞好農村「三清」(清淤泥、清柴草、清路障),做到「五改」(改水、改廁、改門、改牆、改圈),治理「六亂」(垃圾亂倒、糞土亂堆、柴草亂垛、污水亂潑、棚圈亂搭、亂貼亂畫),並成立保潔隊伍,建立保潔長效機制,使環境衛生長期保持干凈、整潔。

保持良好農村宜居環境,關鍵在人,難點也在人。為增強群眾的保潔意識,營造農村人人參與衛生保潔、戶戶爭當文明保潔戶的濃郁氛圍,2015年開始,民和縣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了星級「文明保潔戶」評選活動,截至目前,已評選出「文明保潔戶」1.89萬戶,其中五星級文明保潔戶3783戶、四星級文明保潔戶5675戶。在他們的示范帶動下,逐步改變了農村群眾垃圾亂丟亂扔、污水亂倒亂潑、雜物亂堆亂放的不良習慣,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講究衛生、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正在逐步養成。

經過近三年的打造,民和縣按期實現了「一年求突破,兩年見成效」的工作目標,全縣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但這並未意味着農村保潔工程的結束告終,可以說這是一項沒有終點的長效工作。

民和農村保潔辦公室主任霍迎傑告訴記者,下一步要在鞏固前期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完善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工程的長效機制,暢通垃圾清運渠道,配齊配強保潔專業力量,努力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保潔特色村,着力打造干凈整潔的農村新面貌。

記者感言

曾經凹凸不平的路面,散發臭氣的茅廁,雜亂的柴草垛,污水橫流的垃圾堆,這些景象在村民腦海里依然清晰。可如今村里卻變了新模樣:寬闊平坦的道路兩側綠樹成蔭,鮮花綻放,新修的文化廣場成為農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小小村莊既干凈又整潔。

行走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干凈整潔的的鄉野村莊,給人印象最深的除了鄉村保潔員推着垃圾車、帶着掃帚鐵鉗,穿梭於鄉村主干道、巷道、廣場進行衛生保潔的身影外,另外一個就是農民講衛生意識的提高。農村保潔工程的實施不僅使村里的「硬件」提升了,更大的意義在於增強了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使家家戶戶注重鄉村環境衛生保潔,形成常態化,引導農民群眾養成健康、衛生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習慣。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