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稅調降「金鋼合體」 不只鮭魚回游 鯨魚也返鄉!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 台北
企業出走海外資金超過5767億美元,立法院今(28)日三讀通過將營所稅調降至17%,並回溯自今(2010)年度起實施,專營企業年金規劃的精宏投顧鄭琮寰表示,企業稅賦調降,營造國內企業與鄰國競爭條件,無論是傳產業或科技業,都有利於鮭魚返鄉,在台落葉歸根;尤其搭配之前已調降遺贈稅,台灣「降雙稅」的經營環境,可望一舉帶動「鯨魚返鄉潮」。
台灣產業鏈完整 降稅使競爭力提高
政府將營所稅從20%調降至17%後,可望將較亞洲其他國家具競爭優勢,目前大陸營所稅率25%,韓國22%,新加坡17%,香港16.5%;此降低了企業營運的成本的降稅法案,能否扭轉過去國內資金呈現出走的情形?
鄭琮寰表示,企業營所稅降稅三讀通過,使得企業在國內營運的稅賦成本降低,有利於與鄰近國家香港、新加坡相競爭;且國內有更優勢、完整的產業鏈運作,若在相同的經營條件下,更有助於台商回流。
出走海外資金逾5767億美元 但遺贈稅調降後已見回流
由於國內有外匯管制,從中央銀行國際投資部位統計來看,自2000年國人匯出投資海外的金額每年均高達數千億美元,縱使扣除回台投資的金額,這 9年來(統計至2009年),每年將資金匯出投資海外的部位仍是大幅成長,只有2009年因歐美發生金融海嘯侵蝕了國人的資產,央行國際收支的資本帳匯出才有明顯的減少,從2008年當年的3.37億美元,到了2009年當年大幅下降到9800萬美元。
根據央行的統計,自2000年到2008年,出走海外的淨部位達5767億美元以上。
精宏投顧鄭琮寰分析,國內匯出國際的投資資金,除了證券投資、購買海外金融資產之外,最大宗的部份,仍是台商在海外的投資。而台商在海外投資的目的,除了設廠之外,約可列為三類:控股、國際貿易、以及經營權的移轉。
不過隨著國內遺贈稅自50%調降為10%之後,控股與經營權的移轉已不致造成國人的壓力,再加上金融海嘯後,亞洲資產包含台股,表現空間均較歐美市場為佳,鄭琮寰表示,無論是傳產業或科技業,都已見鮭魚返鄉資金早已悄悄回流。
中國投資成本提高 資金返鄉猶可期
至於設廠的資金,由於中國已實施勞動合同法,大幅拉高勞力成本,再加上以人民幣為成本的出口台資廠家,由於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掛勾,近來美元的強勢也代表不利於這些廠商外銷,以及中國內部通膨的問題,都是增加廠商成本的因素,一旦國內降低企業稅率,營造好的經營環境,都有可能吸引資金回流。
未配套調降綜所稅 資金返台恐打折扣
不過鄭琮寰也指出,資金回流設立企業,雖然企業稅賦成本降低,不過大股東分享企業經營利益時,會面臨繳交綜所稅的問題。這次只有調降企業營所稅,並未調降綜合所得稅,此舉可能成為資金回流前的停滯考量。實施企業年金分紅規劃,將分紅平均費用化的方式,降低綜所稅的稅賦級距,才能達成資金安心返鄉、大股東稅的安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