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炒辣椒大蒜綠豆就像炒股 重慶老板都喊難賺錢

鉅亨網新聞中心


“蒜你狠”、“豆你玩”……在過去的大半年里,它們大起大落的價格曲線,看得人眼花繚亂又困惑不解。重慶老板稱,今年做綠豆、大蒜等農產品就如炒股,價格反彈仍難賺錢。

中新社援引重慶商報7月26日的報道稱,讓重慶辣椒販子怎么也想不到,去年最高賣24元/公斤的辣椒,現在身價掉落四成。去年跟風加大進貨量的椒販,今年做了蝕本買賣。

近幾日,記者從重慶盤溪批發市場了解到,目前辣椒價格已跌破去年的收購價,為13~14元/公斤。眼下盤溪的多數椒販都折了本,甚至有人虧損達10萬元。

“蒜你狠”、“豆你玩”……在過去的大半年里,這些原不惹眼的農產品,卻因為瘋狂的價格,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他們大起大落的價格曲線,看得人眼花繚亂又困惑不解。這些小種類的農產品到底經歷了什么?重慶市場是否真有操縱價格的“黑手”?批發商們到底賺了還是賠了?記者通過廣泛調查,期望為讀者還原一幅真實的市場圖景。


“跳水”的辣椒

100個販子98個都虧了

盤溪干貨市場里,依然充斥著花椒和辣椒混合的味道,但往日的討價還價聲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搓麻將的聲音。做了20多年辣椒生意的老板張壽江,坐在攤鋪門口的長椅上歇涼。

“辣椒掉價這段時間,我虧本近10萬。”張壽江說,不少椒販都蝕了本,而他手中就有20多噸辣椒沒有賣出。“我都還剩10多噸沒賣出呢。”另一位辣椒經營戶劉伍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上100個辣椒販子,98個都虧了本。

去年辣椒“漲聲”四起。由于辣椒產量減少約三成,往年價格在10元/公斤的干辣椒立馬成了“搶手貨”,重慶盤溪市場上的干辣椒價格曾經一路沖到23元/公斤。辣椒的收購價也從以前的6~8元/公斤,飆升至16~17元/公斤。

在盤溪市場,椒販何永奎表示,市場上的辣椒,多是去年9月高價收購的。“新貨即將上市,辣椒的高價格再也扛不住了。”椒販任德清透露,現在干辣椒每公斤才賣15元,比起17元/公斤的收購價,差價達2元。

張壽江算了筆賬,辣椒的運費和包裝費在每公斤2元左右。為了保鮮,冷藏辣椒的費用約為1.2元/公斤。每公斤辣椒成本總和為20.2元,比起現在的售價一公斤辣椒就會虧本5.2元。

只要能下地都幫忙收椒

時間回到2009年10月,在河南南陽辣椒產地,一輛輛裝滿干辣椒的汽車正將這些貨物運往全國各地。這就是張壽江到南陽收辣椒時看到的景象。他有著自己的進貨網絡,從椒農手中收到充足的貨物不成問題。

“男人女人小孩,只要能下地的人都被動員去收海椒。”張壽江回憶,連請力哥的錢都貴了幾十塊。各地的辣椒販子都怕自己進不到貨,錯失賺錢良機。收辣椒一時成了一場“搶奪戰”。當時一天就要出動10多輛汽車,每輛車都滿載15噸辣椒。

為了搶貨,甚至有個河南商販,不管辣椒的品質好壞,都大口“吃”貨,而這些鮮海椒來不及曬干,就直接被運往凍庫存放。“我自己就多收了近2萬斤。”張壽江表示,當時很多椒販是能收就多收。相比往年,他們多收了2~3成。椒販劉伍也表示,由于去年辣椒價格漲到20元/公斤,高價促使大部分商戶都多收了辣椒。

從萬人搶奪到“燙手山芋”

貨源的爭奪,讓農戶和商販都認為:春節后的價格會再漲。“行情好,很多農戶都留一半出一半。”盤溪辣椒經營戶任德清表示。

然而事與愿違,5月開始,辣椒的價格就一路走跌。“主要還是因客戶購買的量比較少。”椒販管瓊碧表示,她的老客戶拿貨物的量都有所下降。張壽江也遇到了相同的情況,相比去年,他的出貨量降低了近三成。此時,辣椒已出現有價無市的情況。管瓊碧表示,客戶看到價格過高,加上春節后售價漲不上去。自然會擔心貨進多了砸在自己手中,減少了進貨量。而張壽江表示,漲價后,火鍋館進貨時出手也不如以前闊綽。

盤溪的辣椒大戶龍成表示,再過3個月新貨就上市,逼得椒販“集體”蝕本出售。“我估計到9月,干辣椒的收購價會降到6~8元/公斤。”龍成表示,今年種辣椒的農戶增多,干海椒價格反彈的可能性不大。

“反彈”的綠豆

才“退燒”的綠豆,最近價格又開始反彈,漲到20元/公斤。吃足了貨的重慶綠豆批發商看似轉悲為喜,但在這輪漲跌中,很可能最多是不賺不賠。

近段時間,因產地缺貨,目前東北綠豆在我市各大超市和批發市場普遍缺貨,零售價已突破20元/公斤,而在盤溪市場為數不多的存貨中,批發價已高達17元/公斤。但是,我市大量的綠豆批發商,卻因為在不恰當的時候選擇“加倉”,如今眼瞅著“豆你玩”再度上演瘋狂,卻因為被高進價“套牢”,難以獲利。

綠豆重回20元“金貴價”

在經歷一個月不到的低價后,綠豆又火了。昨日,記者在新世紀超市看到,綠豆售價重回5月份的瘋狂,每公斤售價高達21.6元。

隨后,記者走訪了盤溪農產品批發市場。小王豆類批發店鋪的老板王周利告訴記者,這兩天他特別忙,綠豆生意比上個月增加了兩三成。生意好轉,價格也跟著漲。記者了解到,目前盤溪市場的綠豆批發價已達14~17元/公斤。

綠豆今年三四月份價格最高,東北綠豆的批發價突破了20元/公斤,緬甸綠豆批發價也達到了17元/公斤。在往年,綠豆的批發價不過每公斤五六元。今年5月,在國家嚴厲打擊囤貨居奇政策的震懾,以及陰雨天氣影響下,綠豆批發價和零售價迅速回落。雖然目前綠豆價格又開始較幅反彈,但記者了解到,能從中賺到錢批發商沒有幾個。

批發商高價進貨被“套牢”

朱云生是盤溪鑫旺五谷雜糧部的老板,5月初從緬甸拉回兩車皮綠豆。做了十多年生意的老朱,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會以“綠豆虧損大戶”的名號,成了盤溪市場的名人。

“今年4月底,綠豆價格攀到了從未出現過的高位,而且沒有絲毫要下滑的跡象。因為供不應求,盤溪市場上綠豆還出現過近一個星期的斷貨。家里人一合計,打算冒險從緬甸進貨!”到了緬甸,眼前的景象讓小朱難以置信:交易區內,擠滿了操著不同方言的中國人。“哪里是在買,分明是在搶!”身后跟著貨車的各色老板,提著現金,三兩句談好價格,就讓工人往車上裝貨。小朱回憶,當時有一個靠炒房發家的江蘇人,豪擲100多萬元,囤了上百噸貨。

受瘋狂場面鼓動,小朱一家原本打算只進一二十噸貨,后來追加到了40多噸。

“但是,當貨還在路上的時候,就聽說綠豆價格開始往下降了……”從緬甸收購綠豆回來后,小朱一家正好趕上了5月份的綠豆價格“跳水”,當時最低時每公斤的價格不足12元,比起他們15.2元的進價低了兩成多。

價格反彈批發商難賺錢

鄧登瓊也是盤溪市場的綠豆老板,他稱:“做綠豆生意,就跟坐過山車一樣,高價誘惑你,風險又打擊你。”上個月我們還在算要虧多少錢,現在行情又好起來了,目前每公斤東北綠豆的批發價17元,而緬甸的14元,幾乎與產地的來價持平,雖然沒賺頭,但沒虧就是勝利。

盤溪小王豆類批發店鋪的老板王周利表示,因為重慶不產綠豆,重慶的批發商其實就是“跟風”,看著行情好了多進點,行情差了降價多拋點,很難操縱市場,賺錢就更難了。小朱稱,今年做綠豆生意就如炒股,很難把握何時抄底何時清倉,因此,才會出現高價進貨,如今價格反彈仍難賺錢的窘境。

不過,批發商們認為,新綠豆8月底就要上市,目前市場上的存貨已經不多,加之天氣炎熱,需求量不減,綠豆價格雖然不會繼續上躥,但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這輪“豆你玩”上演的瘋狂中,重慶的大多數批發商最終的結局可能是不賺也不賠。

“堅挺”的大蒜

辣椒上演了“高臺跳水”,但大蒜價格卻一直堅挺。即便新蒜上市,價格也不但沒跌,反而一路沖到14元/公斤,創出歷史新高。但蒜老板被嚇退了。

新蒜剛上市,產地收購價就飆到10元/公斤。盤溪市場自上周開始,大蒜的價格已經從去年的8元/公斤上漲到16元/公斤,翻了一倍。

新蒜能賺錢卻難出貨

“拉一車皮(60噸)大蒜就能賺1.2萬。”盤溪市場做了多年生意的游文亮透露,6月份新蒜剛上市,收購價就漲到10元/公斤,重慶賣價也漲至16元/公斤,算下來最多一公斤能賺6元。“價格雖然高,但是我到現在還沒出貨。”重慶盤溪蒜商徐明(化名)介紹,他剛從產地拉貨回來,但至今無大主顧上門收貨,而去年,貨剛到市場就被搶空。徐明稱:“前幾天出了炒綠豆被罰百萬元的事,買家也擔心高價進貨砸到手里,所以處于觀望中吧!”

四成老板不敢收蒜

6月14日正是新大蒜上市的時期,和往年一樣,徐明都要到河南、山東一帶收貨。3~4月才去河南大蒜產地考察過的他被眼前的收購價嚇了一跳,10元1公斤!雖然知道今年大蒜產量會下跌,但他萬萬想不到,收購價會漲到10元/公斤。“年初的時候幾個同行都說,賣到4~6元/公斤頂天了。”

前年我市大蒜批發價最低才0.5元/公斤,去年“身價”一路暴漲到8元/公斤。而今年大蒜又“狠”了一把,新蒜上市未壓低高價,反而推高到16元/公斤最高位,比去年同期上漲一倍。

“我去年又收辣椒又賣蒜,兩邊都賺了錢,而今年大蒜生意我直接不做了。”盤溪市場的大蒜商販田宏表示,今年大蒜的高價嚇退不少蒜老板。就她身邊就有近百位蒜老板沒參與到收蒜中。徐明估計,約有四成重慶老板沒出動。

出口老板為訂單搶蒜

做蒜生意的老板都知道,一般出口的大蒜都在山東進貨。而今年這些出口老板卻到河南搶購內銷貨。“我只是去晚了4天,這些江蘇、山東的出口蒜商就殺到河南來搶貨了。四處托人,才勉強收到100多噸貨。”徐明介紹說。另一位大蒜老板徐涌表示,由于今年減產,出口大蒜的老板為了完成此前的訂單合同,不得不參與到競購中。

“我估計至少減產了五成多。”大蒜老板李云表示,去年大蒜賣10元/公斤,蒜農見價高把第二年的種子都賣了。到去年9月大蒜播種的時候,又遇上蒜種漲價,從3.4~4元/公斤漲到9元/公斤。算下來,一畝地就要投入近3000元,增加了1200多元。成本增加,很多農戶減少了種植面積。今年的氣候也對大蒜種植不利,先是春節后受了霜凍,后來到了4~5月份又開始干旱。蒜商李伍介紹,以前單產在2000~2500公斤,而今年一畝能上1000公斤的都算收成很好了。

新聞縱深

去年賺了錢 產地紛紛擴大種植規模

“去年行情好,種辣椒很賺錢。”石柱椒農孫家龍告訴記者,去年鮮椒的收購價達到4元/公斤,讓很多椒農都嘗到了甜頭。孫家龍表示,村里的辣椒種植面積比去年增加了三成多,已經達到1500畝左右。椒農向學奉也表示:“今年肯定增產,連我自己都多種了10畝。”石柱辣椒辦主任周洪表示,以石柱為例,預計今年產量比去年增加近10萬噸。但他預計今年鮮椒的價格將有所走低,但是能上2元/公斤。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綠豆身上。在綠豆主產區黑龍江大慶市杜蒙縣。該縣農業局副局長表示,很多農民將原本種玉米的地騰出來種了綠豆,到十月份新豆上市時,該縣綠豆預計產量能達到2萬噸左右。比往年要增加0.5萬噸。

專家聲音

產銷環節過多 供求信息傳遞失真

“其實各個環節的人都被自己騙了,因為沒有規范的估價。只要有一個誘因,到消費者手中價格就會成倍數的增長。”重慶工商大學教授姜維以辣椒為例進行分析,椒農認為今年辣椒減產了一點,應該多賣點錢,但是不知道該多賣多少。到收貨時,椒販聽說今年辣椒減產,但他也不知道減產會對價格造成多大的影響。于是市場中的某個人開始心慌,擔心收不到貨,大口“吃”。其他販子發現有人在大口進貨了。怕自己收不到,紛紛搶購。這就給農戶一個錯覺,辣椒價格今年會猛漲,收購價就提高了。椒販收椒時看貨源緊俏,也覺得辣椒價格會漲得更“兇”,一級批發商的賣價就提高了。于是“辣椒價格會猛漲。”這一信息在層層傳遞的過程中被放大,最后就造成這樣的結果。

“若此時再加上有投機者惡意囤貨,這個信息就會更加不真實,價格被放大得更為嚴重。”姜維表示,因為辣椒、大蒜、綠豆等不是生活必需品,價格高了后,老百姓選擇少吃或不吃,消費立刻減少,批發商手中的農產品出現了滯銷,于是失真的價格就會回落,甚至跌破它的真實價格。

姜維認為,解決的方案有兩個,一是政府介入,組織農戶直接與零售市場對接,農戶能第一時間真正地獲得準確的市場價格,同時,也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信息被失真的可能性。另外,避免壟斷,只有競爭者越多,市場的價格才會在博弈的過程中回歸真實。

管理部門

全市大檢查 暫未發現漲價“黑手”

昨日,記者從市物價局檢查分局了解到,重慶物價、工商和商委三部門聯合,于近期對全市農產品市場進行了大規模檢查,目前反饋的情況顯示,在我市暫未發現有操縱農產品價格的幕后推手。

據市物價局檢查分局介紹,大型糧油批發市場檢查了兩家:盤溪和沙坪壩糧油市場。全市40個區縣中,目前已有南岸、巴南、萬州、梁平、綦江、江津、璧山、潼南八個區縣反饋了檢查信息,均未發現有故意操縱市場的行為。

檢查分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重慶大蒜和綠豆基本靠外調,辣椒有2/3靠外調,要想操縱價格很難。另外,操縱價格的幕后推手必須大規模把控供銷網絡,但重慶本地的批發商規模都不大。以辣椒為例,一年批發200噸的批發商,在盤溪已算大戶,難以操縱市場。

(李云靜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