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高盛:中國面臨通膨風險 應盡早實行緊縮措施

鉅亨網新聞中心


高盛認為,中國宏觀經濟面臨通脹高企的挑戰,應盡早實行緊縮措施,以避免附帶傷害,升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緊縮措施將潛在有利于中國各銀行的凈邊際利息。

高盛(Goldman Sachs)1月25日發布銀行業分析報告指出,該行的經濟學家們最近將2010年中國居民消費品物價指數(CPI)年率增長預期由2.4%上調至3.5%。經濟學家們認為,2010年第三季度CPI將達到年增4.0%的峰值水平,原因在于出口增長強于預期,并且貨幣供給仍然很快。


高盛認為目前宏觀環境面臨兩大挑戰:

一是一旦CPI高于3%,則高盛認為潛在導致的實際存款利率為負和非常低的實際貸款利率將吸引更多投資和加速通脹。

二是一旦出口或全球宏觀復蘇持續好于預期,則將增加經濟中更多的實際需求。

高盛認為,中國政府正意識到通脹風險,并且將在2010年上半年進一步緊縮,以此來增加緊縮后刺激經濟增長所需要的政策的靈活性。

高盛認為,中國將使用以下緊縮工具,高盛認為這些工具將較此前的措施更多集中在避免附帶損害,盡管執行情況仍然需要觀察。

一是,通過窗口指導實行更嚴格的信貸和M2貨幣供應增長控制,并且使用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來減少流動性。高盛認為信貸和M2貨幣供應增長逐步放緩是控制通脹的先決條件,并且高盛歡迎政府要求銀行在年內平均分配新增貸款的努力。

二是,如果CPI達到3%則采取升息手段。高盛認為,使用利率作為更廣泛更市場化的緊縮措施更適合于行政貸款和投資控制措施。

三是,發改委審批通過新項目的步伐顯著放緩,而現有項目將仍然得到支持。

另外監管層已經要求銀行嚴格審批新項目的貸款,并且聚焦結束現有項目的貸款。

高盛認為,考慮到新項目將爭奪當地政府有限的融資來源,政策目標是放緩投資增長,但將限制現有項目的附帶傷害。

高盛將密切關注政策動向和任何附帶損傷,如對不良貸款的潛在壓力。

高盛認為,主要風險在于曲線背后的緊縮,包括升息延后,這可能引發高通脹,并且意味著此后增長動能開始放緩階段需要更多緊縮。如果政府決定持續使用行政措施而不解決低利率問題,這將潛在降低銀行評級,低利率是導致通脹、可能引發低效信貸分配、推動包括不良貸款壓力在內進一步附帶傷害的主要原因。

高盛的分析顯示,例如升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緊縮措施將潛在有利于中國各銀行的凈邊際利息,原因在于三方面,一是在緊縮環境中銀行貸款定價能力增加,二是中國央行需要貸款利率增幅超過存款利率來緩解投資增長,三是來自中國央行的主流觀點是新興市場的銀行凈邊際利息應較高來補償資產質量風險。

(宦翔 編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