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試點新臺幣雙向兌換受到臺商歡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6日,交通銀行在上海啟動試點新臺幣和人民幣雙向兌換業務,這一便利措施受到在滬臺商熱烈歡迎。
據新華社4月27日報道,交通銀行26日率先在上海試點新臺幣和人民幣雙向兌換業務,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在福建省以外的地區試點新臺幣兌換。這一便利措施受到在滬臺商熱烈歡迎,兩岸金融界人士也均“樂見其成”并給予高度評價。
邁勢媒體中國區董事總裁蕭靜萍當日辦理了上海首筆人民幣兌新臺幣業務。她說:“新臺幣雙向兌換為經常往來滬臺兩地的人提供了很多便利,不僅節約匯兌成本,也大大節省了時間。”
“那簡直太好啦!”在大陸工作多年的臺商薛蓉茵聽到在上海可以直接進行新臺幣和人民幣的兌換,歡欣之情溢于言表。“以往先要把新臺幣兌成美元匯進大陸,再把美元換成人民幣,收兩次手續費,成本高不說,還非常麻煩。”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林明月在今年地方“兩會”期間就向上海政協常委會提議試行兩岸貨幣兌換。她說,新臺幣與人民幣之間的試點兌換,是上海臺胞一直以來的期盼,特別是兩岸實現“三通”直航以來,人員往來更加密切,貨幣兌換的頻度、需求等正日益增加。“上海世博會無疑是在上海試行兩岸貨幣兌換的一個極好契機。”
而對于長三角地區眾多臺資企業的從業人員來說,新臺幣兌換試點從福建一省拓展至長三角地區,也堪稱福音。“我太太對此感受最深啦,每次來大陸前就要去銀行換美元,到了這邊再去換人民幣,好辛苦,直接兌換當然是非常好的消息。”緯創資通(昆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泓任說。
周泓任到昆山工作生活已近10年。他表示,臺灣有很多親友已經拜托他買好上海世博會的門票,到時候飛機落地就可以直接兌換人民幣,省去好多煩惱。
“長三角地區是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胞居住最集中的地區,在上海試點新臺幣雙向兌換,將大大便利兩岸經貿、商務往來,兩岸經濟合作也有望進一步深化。”上海浦東臺灣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說。
臺灣金融界人士也高度評價上海試點新臺幣雙向兌換工作,認為這有利于兩岸的民生需求。臺灣統一證券金融分析人士吳明憲說,以前臺灣民眾去大陸工作、旅游需要換錢,通常還要提前去銀行做換匯的工作。如果采取從臺灣的銀行匯兌到大陸銀行的辦法,也往往需要兩個工作日,會有時間差的問題,總之都不會那么便利。現在臺灣民眾落地上海就可以兌換,匯率將更加貼近當地行情,從經濟上說可能比較劃算。
臺灣商界人士認為,上海試點新臺幣和人民幣雙向兌換,是上海市市長韓正訪臺期間宣布的“伴手禮”。可以想見匯兌的便利會激發更多臺灣民眾參觀上海世博會的熱情,也會促進他們在上海期間的消費行為。
臺灣金鼎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務發展部專案經理郭宜達說,新臺幣和人民幣直接匯兌對需要換錢的人比較好。目前在臺灣也有小額的新臺幣兌換人民幣業務,但由于臺灣的銀行人民幣儲備量較少,且大家預期人民幣會升值,因此大額的兌換受限,甚至經常兌不到。現在能夠在上海直接兌換,顯然經常往來滬臺兩地的民眾會更加方便。
不少臺灣人士也表示,MOU簽署后,兩岸金融交流往來會越來越密切,金融服務業應更加貼近彼此需求。隨著市場開放,應該不局限于交通銀行一家銀行,以及上海、福建兩地,應該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服務機構為兩岸民眾往來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但業內人士也認為,目前的新臺幣雙向兌換機制主要針對小額的、個人匯兌需求,每人每天兌換額不超過等值5000美元,年度總額每人每年不超過等值5萬美元。更大額的資金往來,還有待于兩岸銀行間清算機制的建立,以及更深層次的金融、經濟合作框架。
盛九元說,MOU目前已經正式生效,但具體合作和業務開展方式,包括互設金融機構和放寬業務限制等,都需在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中進一步商定。
周泓任表示,目前大陸的銀行都有意愿赴臺設立分支機構,島內銀行業“西進”的姿態也相當積極。未來兩岸金融機構同臺競爭,取長補短,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多便利和更好的服務。
(徐艷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