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新房成交量銳減?部分城市價格拐點或現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北京、上海和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環比分別下降43%、32%和60%,購房者大量觀望導致了供過于求的局面加重,如果成交低迷供大于求的局面持續,預期在一個月之后房價將由漲轉跌。
財新網4月26日消息,剛剛過去的一周(4月19日至25日),北京、上海和深圳新建商品房成交量出現明顯下降。受到近期密集的政策調控影響,市場觀望情緒增濃,上海新房供過于求的狀況正在不斷增強。
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的數據顯示,上周上海市新房供應量達到36.7萬平方米,雖然比前周少供應了10.9%;但是同期成交量只有17.68萬平方米,環比更是下滑了49%。
招商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和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環比分別下降?43%、32%和?60%。
中國房產信息集團分析師薛建雄指出,購房者大量觀望導致了供過于求的局面加重,如果成交低迷供大于求的局面持續,預期在一個月之后房價將由漲轉跌。
薛建雄認為,提高首付比率和房貸利率,對購房成本上升的幅度有限,且多為穩性成本,只要開發商給出一定的折扣空間,就能促使買家入場。因此,目前的政策還并不能起到扭轉房價走勢的局面。雖然,各大行對執行房貸政策都是從嚴管理,但也有銀行緊急推出高額的裝修貸款,實際上就是在變相提供低利息貸款,以扶助購房者買房,讓銀行賺取更多的利息收入。
根據中原統計數據,4月14日前后一周(4月8日-4月14日?對比4月15日-4月21日),中原五大城市二手房掛牌量均有所增加,增加幅度分別為:49%、33%、24%、24%和20%。由于此次政策的力度史無前例,因此價格繼續上漲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況且經歷了2009年的暴漲之后,多數業主已經獲利頗豐,愿意放低價格以盡快套現。中原門店調研結果顯示,各城市不同區域二手房源均有不同幅度的議價空間,部分板塊掛牌價格已經出現明顯降幅,幅度超過10%。
購房者方面,由于普遍認為市場將轉入調整,故并不急于接盤,持幣觀望仍是最佳選擇。據中原統計數據顯示,政策出臺前后一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新增客源量顯著下降,幅度分別達到80%、40%和80%;五大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也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跌。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經理瞿安新認為,由于各方估計價格不會再度上漲,因此購房者普遍采取觀望策略,預計隨后一個月內,供求分歧將逐步拉大,成交將持續低迷,二手房價格亦會出現明顯下調,調整幅度可能會達到20%左右,但很難出現更大幅度的調整。因為由于五大城市的需求較為充足,在價格出現一定的調整后,將會有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跟進,成交即會恢復。另外,本次調整與08年的一手帶動二手降價不同,此次將會是二手房帶動一手房價格下跌。主要因為經歷2009年的熱銷后,多數發展商資金相對充裕,降價的動力不足。
薛建雄指出,預期未來的六個月里將會出臺類似保有稅的政策,那之后將會出現18個月左右的調整。但調整之后,房價必然再度暴漲,就如同今天的香港一樣,由于核心城市的市中心每年只有很少的地推出,開發商建了項目慢慢賣,但價格快速大幅提高,那時已經出臺的土地增值稅才會從嚴征收,導致開發商拋盤房價大跌,這是下一輪樓市將會出現的走勢。
(李艷?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