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通脹憂慮升溫 銅價改寫歷史紀錄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昨日中國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國內通脹升至兩年高點,引發市場憂慮通脹加劇,投資者買入商品對沖通脹風險,國際銅價創下歷史紀錄。

昨日,在中國公布經濟數據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月銅在亞洲時段飆升逾2%,創下歷史新高8966美元/噸,刷新了2008年7月創下的紀錄8940美元/噸。因市場擔心全球供應落后于需求增長,再加上美元貶值,今年初以來,銅價上漲了21%。

受此帶動,上海期銅也同步上漲,終盤滬銅主力1102合約上漲2.08%,報69200元/噸。國內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沒能阻擋銅價升勢。昨日公布的宏觀數據顯示,經濟繼續向好趨勢不變,10月新增貸款規模超出市場預期也為價格帶來支撐。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長4.4%,觸及25個月高位;而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樣超出市場預期。為緩和過度泛濫流動性引發的通脹壓力,中國央行周三晚上宣布,自本月16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市場人士稱,通脹上升,意味著政府將繼續實施緊縮性政策,為經濟降溫。不過,市場認為這對于高企的商品價格來說是一個利多因素,因為投資者將進入商品市場來對沖通脹風險。市場面臨的風險是國家將繼續出臺調控措施管理通脹。

華泰長城期貨分析師景川表示,“從10月CPI增長4.4%來看,通脹正在上升,投資者因通脹憂慮而做多。” 據國際銅研究組織(ICSG),明年全球精銅市場供應將出現43.5萬噸的缺口,這是自2007年以來首次出現短缺。渣打銀行最近公布的報告稱,中國的需求仍然強勁,加上供應受限,全球銅市供應缺口將持續到2014年,銅價漲勢仍將持續。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商品經濟學家本·韋斯摩表示,人們擔憂中國庫存可能偏高,但中國周四公布的正面經濟數據,加上周三的貿易數據可能暗示市場供應仍然吃緊。

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精煉銅產量較上年同期小幅減少0.2%,至40萬噸。中國海關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0年10月未鍛造的銅及銅材進口7.35萬噸,較9月份的36.8萬噸水平下降25.8%,至一年來最低水準。1-10月未鍛造的銅及銅材進口359.6萬噸,同比減少1%。

高盛集團最新的報告稱,即使是相對保守地預測全球需求增長,這也意味著全球銅市供應缺口足以在未來5個季度將消耗絕大部分交易所庫存。庫存的下降可能導致銅價大幅上漲。今年以來,LME銅庫存下降了28%,目前庫存為36.4萬噸,是2009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高盛集團預計銅價將在一年內升至11000美元/噸,較其10月份預估水平上調37%。渣打銀行則預計銅價將在未來兩年里升至12000美元/噸。

摩根士丹利澳洲首席經濟學家彼得·理查森本周二表示,銅價的上漲除了美元貶值推動外,還有其基本面因素。他認為,過去10年銅礦產能投資不足,加上銅礦品位大幅下降使得銅較其他基本金屬供應更加緊張。

美聯儲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規模將繼續打壓美元,刺激投資者買入商品來對沖風險。美元指數自今年6月高點至今,跌幅已達1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