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發酵 歐洲銀行業陷入第二波信用緊縮高峰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由於歐洲銀行業可能因該區主權債信危機,而遭遇資產減記衝擊,因此正面臨融資緊縮壓力。這不僅恐影響其獲利,造成放款規模縮小,甚至進一步危及歐洲經濟復甦。
《彭博社》指出,投資人因為擔憂歐洲銀行持有的希臘、葡萄牙及西班牙公債資產,價值將驟跌,正避開該區銀行發行的證券。根據統計,5 月份歐洲銀行債券發行量降至 2008 年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 倒閉以來最低點。
同一時間,歐洲銀行債券及公債間的殖利率差,則飆升至今年來最高點。銀行間彼此害怕放款,於是存入歐洲央行 (ECB) 的資金創空前新高。
德國商業銀行 (Commerzbank) 駐法蘭克福固定收益策略部共同主任 Christoph Rieger 指出,銀行界充斥不信任感,寧願與 ECB 交易,也不願與同業打交道。
根據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 統計,上周歐洲銀行債務違約的擔保成本─即信用違約交換,收盤躥升至空前新高;包括 25 家歐洲銀行及保險商的 Markit iTraxx 金融信用違約交換指數,本月 8 日飆升至 208 個基點,接近去年 3 月創下的空前高點 210 個基點。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分析師 Huw van Steenis 上周三 (9 日) 估算,包括義大利銀行Intesa Sanpaolo SpA、北歐第二大銀行 SEB AB (SEBA-SE)、挪威最大銀行 DnB NOR ASA (DNBNOR-NO) 以及荷蘭最大金融服務集團 ING (INGA-NL),皆已經將今年所需要發行的債券全數售出,以避免遭遇市場信用凍結困境。
此外他指出,德國商業銀行、法國第二大銀行集團 Natixis (KN-FR) 以及西班牙銀行 Banco Espanol de Credito SA 所需要的優先融資,至今只籌得不到 35%。
MF Global 駐倫敦分析師 Simon Maughan 表示,如果現在一間歐洲銀行並非合格融資申請者,必須將貸款占存款比率降低,並縮減資產負債表,才有可能自資金市場上借到錢。「除非銀行進行改革,否則在可預見的將來,只能取得政府支援」。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