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經典案例回顧:1997年東南亞危機-泰銖淪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0-14 19:57
這場危機首先是從泰銖貶值開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國被迫宣布泰銖與美元脫鉤。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當日泰銖匯率狂跌20%。和泰國具有相同經濟問題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迅速受到泰銖貶值的巨大沖擊。7月11日,菲律賓宣布允許比索在更大范圍內與美元兌換,當日比索貶值11.5%。同一天,馬來西亞則通過提高銀行利率阻止林吉特進一步貶值。印度尼西亞被迫放棄本國貨幣與美元的比價,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貶值了14%。
繼泰國等東盟國家金融風波之后,臺灣的臺市貶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機第二波,10月17日,臺市貶值0.98元,達到1美元兌換29.5元臺幣,創下近十年來的新低,相應地當天臺灣股市下跌165.55點,10月20日。臺幣貶至30.45元兌1美元。臺灣股市再跌301.67點。臺灣貨幣貶值和股市大跌,不僅使東南亞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劇,而且引發了包括美國股市在內的大幅下挫。10月27日,美國道•瓊斯指數暴趴554.26點,迫使紐約交易所9年來首次使用暫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股市分別跌4.4%、7.6%、6.6%、6.7%和6.3%。特別是香港股市受外部沖擊,香港恒生指數10月21 H和27日分別跌765.33點和1200點,10月28日再跌1400點,這三大香港股市累計跌幅超過了25%。 11月下旬,韓國匯市、股市輪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機第三波。11月,韓元匯價持續下挫,其中11月20日開市半小時就狂跌10%,創下了1139韓元兌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韓元兌美元的匯價下跌了30%,韓國股市跌幅也超過20%。
與此同時,日本金融危機也進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后有數家銀行和證券公司破產或倒閉,日元兌美元也跌破1美元兌換130日元大關,較年初貶值17.03%。從1998年1月開始、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重心又轉到印度尼西亞、形成金融危機第四波。l月8日,印尼盾對美元的匯價暴跌26%。l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亞從事巨額投資業務的香港百富勤投資公司宣告清盤。同日,香港恒生指數暴跌773.58點,新加坡、臺灣、日本股中分別跌102.88點、362點和330.66點。直到2月初,東南業金融危機惡化的勢頭才初步被遏制。
產生原因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直接觸發因素包括:
(1)國際金融市場上游資的沖擊。在全球范圍內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沖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
(2)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
(3)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
(4)這些國家的外債結構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債務較多的情況下,一旦外資流出超過外資流入,而本國的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其不足,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NT:PAGE=$]
內在基礎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愿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的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于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在東南亞國家,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的只是銀行貸款的壞賬和呆賬。
(2)市場體制發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干預過度,特別是干預金融系統的貸款投向和項目;另一個是金融體制特別是監管體制不完善。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成本會提高,出口會受到抑制,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這一出口導向戰略成為眾多國家的發展戰略時,會形成它們之間的相互擠壓;三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是繼續實行出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是無法保持競爭力的。亞洲這些國家在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后,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世界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沖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范危機的難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國。
后果
(1) 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劇烈動蕩以1998年3月底與1997年7月初的匯率比較。各國股市都縮水三分之一以上。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跌幅在10%~70%以上,受打擊最大的是泰銖、韓圓、印尼盾和新元,分別貶值39%、36%、72%和61%。
(2) 東南亞金融危機導致大批企業、金融機構破產和倒閉例如,泰國和印尼分別關閉了56家和17家金融機構,韓國排名居前的20家企業集團中已有4家破產,日本則有包括山一證券在內的多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出現大量虧損和破產倒閉,信用等級普遍下降。泰國發生危機一年后,破產停業公司、企業超過萬家,失業人數達270萬,印尼失業人數達2000萬。
[NT:PAGE=$]
(3) 東南亞金融危機導致資本大量外逃據估計,印尼、馬來西亞、韓國、泰國和菲律賓私人資本凈流入由1996年的938億美元轉為1998年的凈流出246億美元,僅私人資本一項的資金逆轉就超過1000億美元。
(4) 受東南亞危機影響,1998年日元劇烈動蕩6月和8月日元兌美元兩度跌至146.64日元,為近年來的最低點,造成西方外匯市場的動蕩。
(5)東南亞金融危機演變成經濟衰退并向世界各地區蔓延在金融危機沖擊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四國經濟增長速度從危機前幾年的8%左右下降到1997年的3.9%,1998年上述四國和香港、韓國甚至日本經濟都呈負增長。東亞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引發了俄羅斯的金融危機并波及其他國家。巴西資金大量外逃,哥倫比亞貨幣大幅貶值,進而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蕩,西歐美國股市大幅波動,經濟增長速度放慢。
對亞洲各國影響
這次金融危機對亞洲各國產生了程度不同的影響,其負面作用是巨大的。馬來西亞處于風暴的中心,馬幣兌美元匯價頻創新低,股匯兩市在 1997年內的損失約等于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5倍。由于貨幣大幅貶值,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多種日常消費品漲價,漲幅在 55C至 30%不等。企業界進入困難時期,建筑業和汽車業深受打擊,更多名企業降低生產和裁減員工,或是凍結加薪及至減薪或是關門,隨之失業問題將浮現,這是馬來西亞將面對的更大挑戰。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 1998年對馬來西亞來說是痛苦的一年。泰國人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感覺自己明顯變窮了:他們的貨幣銖一夜之間失去了1/5的國 際購買力。伴隨拋售泰殊、搶購美元的狂潮,大批工廠開始倒閉,公司紛紛裁員,物價大幅上漲,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
印度尼西亞盾與美元的匯率在東南亞金融風暴開始時,為2631:1,如今已跌破10000:1大關,跌幅之大在東亞、東南亞受沖擊國家中是最大的。到 1997年底,已關閉 16家私人銀行,人們在等待觀望之時,越來越不相信政府的有關政策措施。國內銀行美元儲戶紛紛擠提現款,外國銀行不承認印尼銀行開具的信用證。在這種情況下,印尼盾就變得異常敏感和脆弱,人們爭相搶購美元,拋售印尼盾。新加坡也受到了金融風暴的波及。
受印度尼西亞局勢的影響,新加坡元兌美元的匯率 1998年1月8日下跌到了1美元兌1.8050新元的低點,比1997年7月2日的1美元兌1.480 新元下挫了26.18%。在匯市一片恐慌之時,股市跌至九年以來最低點。但由于新加坡外匯儲備充足,經濟基礎健全、穩固,而且經濟較為國際化,出口市場早已延伸至歐美、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因而,盡管危機造成一定的破壞,但并沒有對經濟的整體形成致命的打擊。
1997年是韓國人難忘的一年,財力顯赫的大企業一個接一個倒閉,老百姓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錢兩三個月內貶值近半,驚心動魄的金融危機如同疾風驟雨一般襲來。在巨額短期外債壓力下,政府被迫以沉重的代價接受了國際金融機構的援款,按照政府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簽署的協議,韓國1998年必須實行高強度的緊縮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金融機構和企業進行大幅度的整頓。這意味著大批企業破產,失業人口激增,增加稅收,物價上漲,實際收入減少。
(桂強理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