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消費如何升級?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2009-12-12 10:51


2009年我國汽車和房地產銷售數據連續上升,超過歷史最高水平。而這是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發生的,市場在8月份以後也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反映,消費成了以守代攻的品種。在全球經濟失衡的情況下,經濟復甦趨勢成立後,我國的調結構的責任又落到了刺激內需,尤其是消費上。消費的作用被市場所擴大。本周酷圖通過對日本消費的升級和變化過程,來對消費變動的特徵進行分析,來總結消費的主要特徵。1、消費占比的變動取決於三個因素:城市化進程、工業化時段和經濟週期因素。短暫的週期性衰退可能會增加消費占比,但其決定作用的是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和階段。2、能夠帶動經濟的是耐用消費品的升級,從千元、萬元再到十萬級的演進。3、而其他類型的消費改變則是具體社會背景和形態的反映。4、從投資角度講,主要的是抓住處於強勢中的消費品種,但最主要的線索仍是耐用消費品的升級。

消費在1975年後占比較穩的原因——城市化進程放緩

日本經濟在1965年進入了以汽車、空調和彩電消費升級時代後,進入了消費和工業的快速發展期,在這一階段的特徵是投資占比提升,而消費占比下降。這是工業化和消費升級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在1973年石油危機後,投資占比下降,而消費在1975年提高到67%後保持穩定。理解調結構必須結合一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從我國實際情況看,還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中期,投資仍處高速期。

消費的變化之一——取決於耐用品的「S」型擴張


耐用消費品分為兩種:一種是高價耐用品,該類消費品前40%家庭最具消費能力,如汽車、空調;二種是大眾耐用品,所有家庭都具有消費能力,如彩電、冰箱、洗衣機等。這兩種類型耐用品的普及速度和時間是有差別的。從日本的經濟史看,1965年以後汽車、空調和彩電的消費升級,使得日本快速從經濟衰退中恢復過來。

從耐用消費品的升級看,只要看每百戶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就可以了,從我國的現在情況看,主要是看汽車的升級。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