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蓋特納勃然大怒為哪般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2009-08-08 10:31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是一個靦腆的人,一遇棘手問題或挑戰性問題,馬上就會出現標誌性的臉紅。但這並不說明他就沒有能力或缺乏魄力。據《華爾街日報》披露,在日前一次內部會議上,臉紅的蓋特納就勃然大怒,展現出大刀闊斧、乾綱獨斷的魄力來。

蓋特納的惱怒,針對的是裹足不前的美國金融監管改革。金融危機暴露出美國監管體制的種種弊端,也使改革華爾街和相關監管部門眾望所歸,這也是奧巴馬政府當前的優先任務之一。但自從6月份改革方案公佈以來,除引發外界的喧擾外,監管機構內部也是爭權奪利、齟齬頻生,使改革有流產的危險。

據知情人士披露,在日前這次內部會議上,憤怒的蓋特納就指斥同僚道:「夠了,足夠了。」蓋特納告訴這些監管部門領導人,他們確實有權就改革方案發表意見,但改革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現在應該是停止爭吵推進改革的時候。

在美國的政治框架下,財政部制定金融監管改革方案,利益相對超脫,但對其他監管機構來說,改革則牽涉到切身利益。擴大自身權力,相關部門自然樂觀其成;但對失去的權力,各方總不免有不同看法甚至強烈反對。蓋特納是看在眼裡,急在心頭。


在所有爭論中,有兩個焦點議題。一,是如何確定增設的消費者金融保護署的職權。根據相關改革,該部門將統一行使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權力,美聯儲一部分權力也需讓渡給這一新設機構。

但在這個問題上,蓋特納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就意見相左,在不久前的國會聽證會上,這兩位財金巨頭更不乏言辭交鋒。伯南克認為,美聯儲是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合適監管者,監測風險和保護消費者是密切相關的,兩者並行不悖,而且有助於美聯儲集中信息優勢並可節約資源。

對於美聯儲的「不合作」,蓋特納則認為,此前一些非金融公司並未得到有效監管,而銀行監管部門主要集中在金融機構的安全和穩定運行上,成立新的機構,方可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但冠冕堂皇的理由,卻似乎很難說服美聯儲。

另外一個爭論焦點則是美聯儲的定位問題。根據改革方案,美聯儲將被賦予監管所有大金融機構的職權,成為金融監管「超級警察」。對此,伯南克自然欣然接受,但其他監管機構則憤憤不平。

比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夏皮羅、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主席貝爾就認為,這種集權式改革存在弊端,因為從相對制衡的角度來說,應當有一個監管機構理事會來分享權力,而不是將所有權力集中在某個機構。但財政部則認為,美聯儲有監管大型金融機構的經驗,因此讓其充分行使相關監管職權,應是最好選擇。

如同任何改革一樣,因為牽涉到利益的重新調整,因此不可避免會引發內部的強烈衝突。但對蓋特納和奧巴馬政府來說,目前內部的紛爭已影響到了改革的進程。更主要的是,金融監管改革有其緊迫性。奧巴馬政府認為,當前是相關改革實施的千載難逢的良機,隨著美國經濟逐漸復甦,改革會失去緊迫性,很可能會陷入之前改革難以為繼的覆轍,最後,奧巴馬政府重新打造美國經濟基礎的努力將化為泡影。

因此,在其他監管部門仍沉浸在部門利益得失的情況下,蓋特納不得不展現強硬手段,敦促各方著眼長遠,團結一致向前看。他提醒他們,制定政策的是政府和國會,而不是監管機構。

蓋特納衝冠一怒為改革,或許真能讓一些監管機構有所領悟,並接受一些可行的方案,從而結束政府的內耗。但即便如此,這仍可能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因為在整個改革進程中,最難的是隨後的國會攻防。在高高在上的國會面前,蓋特納即便是咬碎鋼牙,也不敢雷霆大怒。他更需要的是策略,是恩威並施,其中的拿捏分寸,更需看他手段如何了。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