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發方案頻改 地產再融資變調
鉅亨網新聞中心
眾多房企日前縮減了增發計劃,證監會內部人士透露,證監會發行部對上市公司再融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政策確實作了一些調整,即更為嚴格地限制公開增發募集的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據中國房地產報2月1日報道,頻繁的增發方案修改正成為資本市場上一道熱鬧異常的風景,而對于地產公司而言,這只是再融資趨緊的又一個信號。
1月20日,世茂股份公告稱,將20億元的增發預案削減至17億元,所募資金將用于青島世奧大廈項目、江蘇常熟世茂世紀中心項目、蘇州世茂運河城商業項目、北京世茂國際中心項目,此前的補充流動性資金一項已悄然取消。這已是短短4天之內,第4家修改增發方案的地產公司。
針對日前眾多房企縮減了增發計劃,1月27日,證監會內部人士透露,日前證監會發行部對上市公司再融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政策確實作了一些調整,即更為嚴格地限制公開增發募集的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某券商人士透露,證監會監管部門的基本原則是公開增發募集資金中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或償還銀行貸款的額度不能超過募集總額的30%。“只要有這兩項用途,就很難通過證監會的審核。”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這次調整并不是專門針對地產行業的。”上述證監會內部人士強調。同時,他透露在執行方式上,“并沒有下發正式的文件,只是口頭通知了保薦機構”。
同時,據上述證監會內部人士介紹,證監會對配股或者向大股東定向增發募集的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也提出了一定的比例限制,但其沒有透露具體的比例。
變臉適規
事實上,證監會對于再融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監管調整在市場上已現端倪,地產上市公司的方案修改更為頻繁。
1月16日,廣宇集團由不超過11億元下調至9億元;18日,華業地產由20億元下調3億元至17億元;19日,鼎立股份由5.55億元下調至4.52億元;20日,世茂股份也將20億元的增發預案削減至17億元。
而某券商分析師近日稱,萬科A的增發方案也在修改之中,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刪減此前擬補充流動資金的20億元,融資規模也下降至97億元。
如此集中的調整密度,令市場咋舌。股價下跌的罪魁之說也已被市場否定。“地產股從2009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下挫,有多只股票早已跌破增發價。并且,就算企業遞交融資申請后股價有所下跌,企業也會等到融資申請被批準后才有所調整。”長城證券地產行業分析師劉昆解釋,等到最后再調整增發價格以及規模,是為了融資最大化,而避免下調后,市場行情再次上揚。
“一直以來,在A股發行方面,對募集資金投向的要求就是,應當有實際的項目,不能單純地用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上述證監會內部人士表示,“而目前則是做了一些更為明確的限制。”
“監管思路嚴格是一方面因素,目前的市場接受能力也是另外一方面。”房地產行業分析師區瑞明分析,對于有融資需求的公司而言,面對監管要求和市場現狀,修改增發計劃無疑是一種提高獲批率的技術性手段。
“一旦增發成功,企業的資本金便會提升。獲批與否之間,地產公司無疑會兩者權衡取其輕。”區瑞明分析。
變通之道
雖然證監會嚴格限制再融資中補充流動性資金的比例,但在市場和眾多房地產公司看來,“此舉的實際效果有限,所釋放的地產再融資限制意圖事大。”
上海某不愿具名的地產公司財務總監表示,地產公司熱衷募集資金補充流動性,主要是因為這些資金在用途上并沒有限制,“可以直接用于支付購地款”等,但是現在限制后,其實影響也并不大。
據其介紹,地產公司募集資金完成后,就需要將其投入列明的項目之中,但是這些項目此前已經動工,就可以通過用募集的資金將已投入的自有資金置換出來,這樣使用起來也不會違反任何的監管政策。
“其實只是多了一個資金置換的過程而已。”上述地產公司財務總監說道,“但最為關心的是證監會對再融資所表露的控制意圖。”
“2010年地產企業的信貸融資、增發融資等都會緊縮,融資形勢不容樂觀。”光大證券地產行業分析師趙強如是判斷。
與其觀點相近,廣發證券地產行業分析師花長勁也表示,在“緊信貸”的定調下,作為配合中央一攬子調控的再融資政策也將有所收緊。
就目前地產股的資本市場形勢來看,不但增發股權融資持續收緊,債市的債券融資也鮮有動作。
趙強認為2010年的內地的債市也將有所萎縮。而對于目前債市的沉寂,花長勁則表示盡管監管部門并未限制債券市場融資,但由于債權融資成本較高,且將增加公司的負債率,因此總會被放在備選位置。“況且,臨近年報披露期,很多企業會等到新的財年報表下來才會在債券市場有所動作。”花長勁表示。
(徐志嬌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